涉邛州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宝兴县境。后废。
在今湖北宜城县西沶水入鄢水 (今蛮河) 之口。《水经·沔水注》: “沶水又东历宜城西山,谓之沶溪,东流合于夷水,谓之沶口。” 《晋书·怀帝纪》: 永嘉四年 (310),荆州刺史王澄 “独以众进至沶口,
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宋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云:“夷陵为州当峡口,江出峡始漫为平流,故舟人至此,必沥酒再拜相贺,以为更生。尚书虞部郎中朱公再治是州之三月,作至喜亭于江津,以为舟者之停留也。且志夫天下之
在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南那盆岭下。《明一统志》卷82琼州府:买愁村“在临高县南。宋胡铨诗:北往常思闻喜县,南来怕入买愁村。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荒烟正断魂”。
①在今四川安岳县北石鼓乡清泉山。清道光《安岳县志》卷7:木门寺“在治北四十里。附郭乡。即福胜寺。明永乐时建,蚕骨真身有塔在此。正统遣官致祭,御制诔词,有碑存焉”。②在今四川旺苍县东南五十里木门镇。相传
①在今河北易县东北二十里。《清一统志·易州一》:马跑泉,“相传唐太宗征高丽驻跸于此,马跑得泉,故名”。②在今河北涞源县南七十里。《清一统志·易州》:马跑泉,“俗传宋杨延昭屯兵于此,马跑得泉,今此山大石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建,在今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东南巴润别立镇境内。乾隆二十五年清廷御赐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宗寺”匾额。因地处定远营(后改名巴彦浩特)南,俗称南寺。是原阿拉善八大寺中规
即今湖南炎陵县西河漠水。《方舆纪要》卷80酃县:“云秋水在县西四十里,经县东,折而北流,经茶陵州界,合于洣水。”
即敖头。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南。《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十一年 (434),氐王杨难当陷汉中,宋将萧承之自襄阳 “缘道收兵,得千人,进据滶头”。即此。
①北宋置,属商河县。在今山东商河县东北宽河街。②今山东茌平县西博平镇。北宋景祐四年(1037) 徙博平县治此。1956年撤销博平县,并入茌平县,改为博平镇。古镇名。即今山东省茌平县西博平。北宋皇祐四年
唐方镇名。中和二年 (882) 改大同节度置。治所在代州 (今山西代县),领忻、代二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繁峙、代县、原平、五台、定襄、忻州等市县地。次年改号代北节度。五代唐复为雁门,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