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淮阴县

淮阴县

①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汉封韩信为淮阴侯于此,后改为县,属临淮郡。东汉属下邳国。三国魏为广陵郡治。南朝宋泰始二年 (466) 侨置兖州治此,南齐改为北兖州,梁为淮州治。东魏改怀恩县,为淮州、淮阴郡治。北周改寿张县。隋开皇初复改淮阴县,属楚州,大业初废。唐初复置,武德七年 (624) 省。乾封二年 (667) 复置。元至元二十年 (1283) 省入山阳县。

②北魏时侨置,属城阳郡。在今河南正阳县附近。

③1914年改清河县置,为江苏淮扬道治。治所即今江苏淮阴市。1927年直属江苏省。1972年迁治王营镇 (今淮阴县)。


古旧县名。秦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属东海郡。西汉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晋初为广陵郡治。隋大业初省入山阳县,唐复置。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又并入山阳县。1914年改清河县复置。1958年并入清江市(县级,同年改名淮阴市)。1964年恢复淮阴县,淮阴市改名清江市。1975年县城迁王营镇。1983年清江市改名淮阴市(地级),淮阴县属之。2000年淮阴市改名淮安市,原淮阴县改设淮阴区。


猜你喜欢

  • 虫牢

    又名桐牢。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封丘县北。《春秋》:成公五年(前586)十二月,公会晋侯、齐侯等诸侯“同盟于虫牢”。杜注:“郑地。陈留封丘县北有桐牢。”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省封丘县北。《春秋》成公五

  • 永福里镇

    清置,属漳平县。即今福建漳平市西南永福镇。

  • 盛乡

    盛即郕。或作成。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九十里。一说在汶上县西北二十里。《春秋》: 隐公五年(前718),“卫师入郕”。《公羊》 作 “盛”。《穆天子传》卷6有 “盛姬”。《水经·洙水注》: “洸水西南流径

  • 万仞山

    在今河北易县西北九十里。《方舆纪要》卷12易州:万仞山,“《志》云:在紫荆关南数里,高峻壁立”。

  • 朗宁县

    唐武德五年 (622) 置,属南晋州。治所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北那龙镇。贞观六年 (629) 属邕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西北右江

  • 钟 (鍾) 山千户所

    明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即今广西钟山县。后废。

  • 南丁河

    即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之南汀河。《清史稿·地理志》 永昌府孟定土府: “南丁河,自缅宁入,纳无量山水,西南流,纳南卡、南路、南们、南底、南滚诸水,西径府北、折南入阿瓦。”

  • 丁谷山

    在今新疆库车县城西南五十里库木吐喇村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2载:“丁谷山有石室五所,高丈余,深二丈许。就壁凿佛像数十铺,璎珞香花,丹青斑驳。”此即库木吐喇石窟,亦称库木吐喇千佛洞。

  • 阴桥墟

    即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英桥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东南有阴桥墟。

  • 茭山

    在今江苏溧阳市西。《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溧阳县: 茭山在 “县西六里。东西石壁削成,上有龙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