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山东沾化县西古城镇西南。《清一统志·武定府》: 迷马庄 “在沾化县西十五里。《县志》,土腴林茂,地势纾回。相传金海陵乘马行迷于此,故名”。
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八十里。《元和志》卷30:扶欢县“以县东扶欢山为名”。《舆地纪胜》卷180南平军:扶欢山“唐以之名县。今谓之寨山”。《清一统志·重庆府一》:扶欢山,“《旧志》:县有砦子山。明万历中,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15维摩州: 宝宁溪 “在州 (今砚山县西北维摩) 东北百二十里。出宝宁山,南流合万年龙溪及折角溪之水,流入广南府界,汇于右江”。
即今浙江长兴县西南太傅乡。《清一统志·湖州府一》: 谢安墓 “在长兴县南六十里三鸦村。安初葬建康之梅山,后被发,其裔孙夷吾为长城令,迁葬于此。今其地曰谢公乡,有谢太傅庙”。今庙址尚存。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十里益城。东汉为侯国,改属乐安国。后复为县。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属北海郡。东汉改置益侯国。后国除复旧。西晋省。
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西。《方舆纪要》卷99海澄县:九都堡“在县城(治今海澄镇)西。今学宫饷馆设于此”。
即姑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四十余里卞桥南。《春秋》: 隐公元年 (前722),“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杜注: “蔑,姑蔑。”古邑名。又作眛、姑蔑。春秋鲁邑。在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
①东汉以武城县改名,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北。一说即今和林格尔县东南新店子古城。后废。②唐天授二年 (691) 改武义县置,属婺州。治所即今浙江武义县 (壶山镇)。天祐中复名武义县。③191
秦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谷城县东北四里。以在筑水之阳而名。东汉为筑阳侯国。三国魏复为筑阳县,属南乡郡。晋属顺阳郡。南朝宋为扶风侨郡治。北魏属襄阳郡,移治今谷城县。隋开皇初废。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
明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中游支流库鲁河流域。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