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猪拱箐

猪拱箐

在今贵州赫章县东北。地当川、滇、黔三省之交,群山环合,地势险要。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民首领陶新春据此。清王定安 《湘军记》 卷14《平黔篇》: “陶新春者,踞毕节之猪拱箐,有众数万,时掠川滇边地,而苗夷、土匪、散勇、游民杂处其中,亦贵西巨寇也。” 同治二年 (1863) 二月,太平军石达开自镇雄掠毕节,猪拱箐苗民曾加以响应。


在今贵州省赫章县东北。地当川、滇、黔三省之交,八山环合,与海马姑犄角相望。清同治六年(1867年),陶新春率苗民起义军据猪拱箐,即此。


猜你喜欢

  • 平乡县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平乡县(乞村)西南大老营。东汉属巨鹿郡。西晋后废。北魏景明二年(501)复置,移治巨鹿城(今平乡县西南平乡镇)。孝昌中属南赵郡。隋属襄国郡。唐属邢州。北宋熙宁六年(10

  • 骆马湖

    亦作落马湖。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大金国志》 卷7: 天会九年 (1131),“挞懒之众自淮东归淮北,休兵于宿迁县乐马湖”。即骆马湖。《明史·地理志》 宿迁县: “西北有骆马湖,皆入大河。” 《清一统

  • 符禺山

    在今陕西华县西南四十里。《山海经·西山经》: 小华山 “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阳多铜,其阴多铁,符禺之水出焉”。《清一统志·同州府一》引 《华州志》: “符禺山,即今之涧谷,在州西南四十里。”

  • 夜苴部

    宋大理置,属石城郡。在今云南富源县东南八十六里亦佐。明 《寰宇通志》 卷112: “蛮云夜苴,本酋名。” 元代改亦佐县。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富源县东南亦佐。元至元年间废入罗雄州。

  • 中路中末旗

    即赛音诺颜部中末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库苏古尔省塔里亚郎南,色楞河北岸。

  • 回龙山

    ①在今四川西充县北。《方舆纪要》卷68西充县:回龙山“在县北三十里。耸翠嵯峨,萦回盘绕”。②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河乡。《清一统志·石砫厅》:“秦良玉墓在厅东十五里回龙山。”明弘治八年(149

  • 黄歇浦

    即今上海市黄浦江的别称。旧误传此江为战国时楚春申君黄歇所疏导,故名。即“黄浦江”。

  • 崇武县

    唐长寿二年 (693) 改高唐县置,属博州。治所即今山东高唐县。神龙元年 (705) 复名高唐县。古县名。武周长寿二年(693年)改高唐县置,治今山东省高唐县。属博州。唐神龙元年(705年)复改名为高

  • 乐善州

    北宋雍熙二年(985)置,为羁縻州,属融州。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村。元废。北宋初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四堡。属融州所领羁縻州。辖境相当今罗城县西北一带。元废。

  • 三龙山

    在今陕西岐山县东北。《方舆纪要》卷55岐山县“梁山”条下:“三龙山在梁山西,宇文周置三龙县,盖以山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