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
①即今安徽歙县南王村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王村。
②本名王村店,清简称王村。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王村镇。胶济铁路经此。产绸,名王村绸。
③即今湖南永顺东南九十里王村镇。汉为酉阳县治。明为施溶州治。清置王村巡司。
集镇名。在河北省容城县城西南部。属小里镇。人口 4200。村以姓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为县服装加工专业村。有布匹服装市场。通公路。
①即今安徽歙县南王村镇。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王村。
②本名王村店,清简称王村。即今山东淄博市西南王村镇。胶济铁路经此。产绸,名王村绸。
③即今湖南永顺东南九十里王村镇。汉为酉阳县治。明为施溶州治。清置王村巡司。
集镇名。在河北省容城县城西南部。属小里镇。人口 4200。村以姓名。产小麦、玉米、棉花等。为县服装加工专业村。有布匹服装市场。通公路。
明置,即今甘肃和政县治。《方舆纪要》卷60河州 “银川驿” 条下: “又和政驿,在州南六十里。” 清裁。
在今四川万源市北,与陕西交界处。《明史·左良玉传》: 崇祯十三年 (1640),“良玉已于二月朔,涉蜀界之渔溪渡矣。……时 (张) 献忠营太平县大竹河,良玉驻渔溪渡”。
即今广西玉林市西南三十里福绵墟。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郁林州图: 西南有福棉墟。
即今河北馆陶县 (南馆陶镇)。汉以来为馆陶县治。金废为镇。明置南馆陶巡司于此。
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其地发现新石器时代及西周文化遗址。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黄海中。嘉庆《海州直隶州志》卷11引《顾志》:竹岛“去墟沟北山三里许。上多筱竹”。又引《陈志》说:“去东海城八十里,高二十五丈,周围一里三十步。”
即仁布宗。今西藏仁布县西北仁布。清乾隆《卫藏通志》卷12作“仁本”。
又名仁寿山。在今贵州思南县东一里。《方舆纪要》卷122思南府:万胜山“四面陡绝。元末红巾之乱,郡人避兵于此”。
①在今北京市西北颐和园西玉泉山。因泉水清澈、晶莹如玉而名。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1引赵著碑记云:“燕城西北三十里有玉泉。泉自山而出,鸣若杂珮,色如素练,泓澄百顷,鉴形万泉。”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卷3
在今辽宁桓仁满族自治县西南。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51:大南沟卡路“在碱厂边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