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琵琶峡

琵琶峡

①在今四川巫山县西。《方舆胜览》 卷57夔州: 琵琶峰 “在巫山,对蜀江之南,形如琵琶。此乡妇女皆晓音律”。《方舆纪要》 卷69巫山县: 琵琶峡 “在县治西。夹江两岸相对,亦曰琵琶峰”。

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南东川乡 (孔家庄) 以东大通河 (浩门水) 峡谷。《隋书· 杨义臣传》: 大业四年 (608),“从征吐谷浑,令义臣屯琵琶峡,连营八十里,南接元寿,北连段文振,合围浑主于覆袁川”。


(1)在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大通河畔。隋大业五年(609年),炀帝攻吐谷浑,命杨义臣屯军琵琶峡,即此。(2)又称琵琶湾。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南长江上。(3)在今湖南省衡山县北湘江上。南朝梁简文帝有《经琵琶峡》诗。(4)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西南长江畔琵琶峰下。唐李白有《送陆判官往琵琶峡》诗。


猜你喜欢

  • 玄武县

    隋开皇三年(583)改伍城县置,属益州。治所即今四川中江县。《元和志》卷33玄武县:“因玄武山为名。”大业初属蜀郡。唐属梓州。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为中江县。古县名。隋开皇初改伍城县置,治今四

  • 黄栌城

    一作黄芦城。北周置,在今河南洛宁县东北。唐杜佑 《通典》 卷177河南府永宁县: “后周置黄栌、同轨、永昌三城以备齐。”北周置,在今河南省洛宁县西。

  • 金粟泉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东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双泉” 条: “一即金粟泉,又名浮粟井,在 (琼山) 县东北里许。”

  • 半泾

    故址在今江苏太仓市东三里。《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半泾在“旧横带城东南,入娄江,北通七鸦浦。元至正十四年,方国珍自刘河突犯,至半泾,董博霄与战,败却之。十七年国珍复来侵,士诚将吕珍大破之于半泾。湖水

  • 沈丘县

    ①隋末置,属邥州。治所即今安徽临泉县。唐初属颍州,后省入汝阴县。神龙二年(706)复置,仍属颍州。北宋政和四年(1114)属顺昌府。金仍属颍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寻复置。明洪武初废。②明弘治

  • 旱海

    在今宁夏灵武县东南境沙漠地区。《宋史·夏国传》:至道二年(996)李继迁寇边,“时朝议或云率轻骑三道捣平夏,或云暑涉旱海,无水泉,粮运艰辛,不如静以待之”。乾隆《宁夏府志》卷3:旱海“在州东南。宋强泊

  • 波陇山

    一作皮陇。在今贵州麻江县东。《方舆纪要》 卷121麻哈州: 波陇山在 “州东十里”。

  • 仓前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六十六里仓前镇。清嘉庆《余杭县志》卷14:“临安便民仓在县东十里,今名其地曰仓前。”章太炎即此地人。

  • 天长镇

    ①在今河北平山县东。《资治通鉴》:唐景福元年(892)三月,“李克用、王处存合兵攻王镕,癸丑,拔天长镇”。胡三省注:“天长镇,在滹沱河东。”即此。②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南三十里城关镇。《资治通鉴》:唐景福

  • 五城镇

    在今安徽休宁县南五十里。《寰宇记》卷104休宁县:五城水“旁有五城村,古之大镇。有五城斜偶相对”,故名。元置五城务及南五岭巡司。明嘉靖四十四年(1616)置五城营。在安徽省休宁县南部。面积102.7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