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胡硕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白音胡硕镇。清初以来为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白音胡硕”系蒙古语,白音意为“美丽富饶”,胡硕意为“山形似犁铧”。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白音胡硕镇。清初以来为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白音胡硕”系蒙古语,白音意为“美丽富饶”,胡硕意为“山形似犁铧”。
一作弭诺、米糯。即今湖南花垣县西南五十七里民乐镇。“弥诺” 系苗语习称,1949年后以谐音定名民乐。
1912年置,属广饶县。即今山东广饶县东南二十六里大王镇。
即今河北蔚县西南四十里石门口。《方舆纪要》 卷44蔚州: 隘门关 “路通灵丘、广昌二县。宋置戍守于此。明初置巡司。其东有龟峪,路通广昌县”。
在今贵州遵义市城边。元大德间建护国寺,清咸丰年间毁。光绪十二年 (1906) 重建,改名湘山寺。1980年整修。大雄宝殿和观音殿以回廊联结左右禅房。殿内塑有大佛和十八罗汉像。寺宇宏伟壮观。
明置,属大足县。在今四川大足县东米粮乡。《方舆纪要》卷69大足县:米粮关在“县东二十五里”。
北宋治平四年(1067)置, 为火山军治。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熙宁四年(1071)废。古县名。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置,治今山西省河曲县旧县西北火山。为火山军治。熙宁四年(1071年)废。
①清置,属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县西南二十五里东冶镇。康熙二十二年(1683)圣祖玄烨西巡经此。②即今山西阳城县东南东冶镇。《清一统志·泽州府》:东冶镇“在阳城县东南五十里。本朝乾隆二十二年,移拦车镇同
即隆城镇。在今四川阆中市。《资治通鉴》: 南朝梁中大通元年 (529),“ (魏) 子建奏以隆城镇为南梁州”。胡三省注: “西魏 《典略》曰: 此州旧有隆城,故又谓之南隆,治古阆中城。”
北宋置,属金水县。在今四川金堂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64怀安军:三节镇“在金堂县七十里。父老相传,以为其地接三界首之间,故名。谓东接潼州铜山县界,南接简州阳安县界,西接本军本县界”。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69彭水县: 独勇寨山 “山险峻,昔人避乱居此,蛮僚不敢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