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顶关
宋置于石顶原。在今陕西勉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在顶原“在西县东南三十余里,东接兴州白运山。今置关,最为险要”。
宋置于石顶原。在今陕西勉县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83兴元府:在顶原“在西县东南三十余里,东接兴州白运山。今置关,最为险要”。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属吉林将军。治所在延吉冈(今吉林延吉市)。厅因延吉冈得名。辖境约当今吉林图门、延吉、龙井、和龙等县市地。宣统元年(1909)升为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治今吉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改安民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延川县东南延水关。神龙元年(705)改名延水县。
北宋于废绥山县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东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绥山,人口5万。镇区沿符汶河分布。自隋开皇十三年(593年)
在今安徽芜湖县北五十里,接芜湖市及当涂县界。原名万顷湖,三国吴开始屯垦,五代南唐筑成圩田。北宋嘉祐间重修,定名为万春圩。沈括撰有《万春圩图记》。《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万春圩“在芜湖东二十五里。计田
①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属陇右节度使。治所在廓州城(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天宝初改为宁塞郡。②唐方镇名。光化元年(898)改保塞军置,治所在延州(今陕西延安市东)。后改名卫国
即今广东鹤山市西龙口镇。清道光《鹤山县志》卷1:“市集”有龙口墟。
即今新疆和田市。《元史·地理志 ·西北地附录》 作 “忽炭”。
①东晋隆安五年(401)置,属武宁郡。治所即今湖北荆门市。《寰宇记》卷146长林县:“盛弘之《荆州记》云:当阳东有栎林长坂。昔时武宁至乐乡八十里中拱树修竹,隐天蔽日,长林盖取名于此。”隋开皇十一年(5
明置,属兴都留守司。在今湖北钟祥市东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77安陆府 “承天卫” 条下:“(嘉靖) 十六年调荆州左卫为显陵卫,置于城东北十里,环列十营,巡守护卫。”
在今河北安国市境内。《魏书·地形志》:安国县 “有盐石渊”。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