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码头镇

码头镇

即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旧作马头镇,明置巡司于此。


(1)在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南部。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3800。地处运粮河北岸,因河岸码头得名。1958年成立码头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有缝纫、防火器材、修配等厂。廊津、廊大公路经此。(2)在河北省涿州市东北部,北邻北京市。面积57.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2980。初名新庄,因处琉璃河东岸,为停船码头,改今名。1953年设乡,1958年属卫星公社。1962年析置码头公社,1984年复乡,1989年改镇。产小麦、玉米、甘薯。有地毯、木器、服装、建材等厂。公路通市区。(3)在河北省阜城县东部。面积98.7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1960。清光绪《东光县志》:“城内西南隅有太仆寺行台故址,兼有马地、马厂、马头诸名,盖前明河间为太仆寺养马处也。”因名马头。后因处运河畔,明代建有码头,故名。1958年成立公社,1984年改镇。产小麦、玉米、谷子、大豆。有石棉瓦、油毡、塑料、钢窗等厂。衡东公路经此。(4)在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部、淮沭新河西岸、中运河与张福河汇合处南。面积40.9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人口 1900。古淮阴县治所。旧时市井繁荣,唐温庭筠诗“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即此。明、清时其地设有头、二、三闸,过往船只,在此等候过闸。集镇由废转兴后,称码头镇。1957年设码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置乡,1987年改置镇。产稻、小麦、油菜籽、大豆、花生。有砖窑、玻璃器皿等厂。有公路通县城。古迹有秦淮阴故城、甘罗城,韩信故里、韩信钓台、漂母墓,惠济祠碑。(5)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集,人口 3770。因原为乌江渡口码头,后形成集市,得名码头集。1953年置码头镇。1992年十字路乡并入。地处岗、湾地带。主产稻、小麦、油菜籽。为县境东北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特产小磨麻油。有轮窑、弹花、碾米、榨油、印刷、爆竹等厂。有公路至木厂镇接六寿公路。淠河通航。(6)在福建省南安市北部、晋江东溪两岸。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店口,人口 5330。宋时称鳌头,此处为水运码头,后改今名。1958年设码头公社,1985年置镇。农产有稻、甘蔗、甘薯、花生、茶叶、蘑菇,并产松、杉、柑橘、龙眼等。有针织、陶瓷、化工、玩具、雨具、机砖等厂。建有水电站。有公路接后茅公路。古迹有唐欧阳詹高盖山读书处。(7)在江西省瑞昌市北部、长江南岸。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码头镇(自然镇),人口 4100。因驻地地形似马头得名马头镇,后演称今名。1951年属码头等乡,1958年设码头公社,1984年改设码头镇。2001年流庄乡并入。产稻、棉花、蔬菜等。有造船、拆船、矿山机械、水泥、砖瓦、沙石等业。有集贸市场。滨江有码头,为瑞昌市惟一长江港口,有客轮通九江市。公路南接九界公路。古迹有瀼滨亭、东岩寺、常乐庵。(8)在重庆合川市东北缘,濒临渠江。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冯家牌坊,人口600。以原场的地形似马头,西临溪,故称马头溪;后以此濒渠江,有水运码头,改今名。明洪武时为水码头,后成集市。清光绪时置码头溪场。1926年设码头镇,1941年改乡,1942年析码头、孙家二乡置古城乡。1958年成立码头公社,1968年改名反修公社,1971年恢复原名,1983年改乡。1992年古城乡划入,次年改置码头镇。产稻、小麦、玉米和柑橘、甘蔗,尤以青草坝萝卜、土烟、榨菜头遐迩闻名,为全市蚕桑基地之一。有酿酒、汽修、造纸等厂,是合川、岳池两市县交界处的农贸物资集散地。龙码公路与合肖干线相连,渠江通轮船。有东汉单室崖墓群二处。


猜你喜欢

  • 达噶尔谿

    即达巴宗。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八十里达巴。

  • 双台子

    ①即今辽宁盘山县治。清光绪间于此置盘山厅。1913年改为盘山县。②即今辽宁法库县西南四十八里双台子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开原县图:西南有双台。

  • 红岩山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南十五里岷江东岸。因“山色正赤”,故名。《元史·速哥传》:至元十二年(1275)攻嘉定,“行枢密院副使忽敦等军至,与也速带儿会于红岩”。即此。为往来通道。产盐,清设盐场置关, 民国改设

  • 良王庄

    即今天津市静海县东北二十四里良王庄乡。清于此设把总驻守。同治《静海县志》寅集:“良王庄把总汛分管卫河,东岸自天津县胡羊庄起,南至田家堤止,计长四十里。西岸北自埝坨咀起南至乔家堤止, 计长四十九里。”旧

  • 石堰场

    ①在今浙江慈溪市西南十里石堰乡。《清一统志·绍兴府一》:石堰场“在余姚县东二十里。旧名买纳场,元至正中设盐课司,今并置盐大使”。民国时更名余姚场。今废。②即今四川长寿县东北石堰镇。清光绪《长寿县志》:

  • 临漳山

    一名鸡头山。在今湖北南漳县南。《寰宇记》 卷145南漳县: 临漳山 “在县西一百八十里。本鸡头山,北临漳水”。

  • 马湖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属四川行省叙南等处蛮夷宣抚司。治所在今云南绥江县西北金沙江南岸南岸乡。大德九年(1305)徙治今四川屏山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屏山、雷波、马边、沐川等县地及云南绥江县地。明洪武

  • 旴水

    即盱水。今江西临川市之抚河及南城县南之旴水。

  • 开远门

    又称安远门。唐长安外郭城西面偏北的一门。隋初建。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大土门村。

  • 五溪山

    ①在今安徽黟县西北。《清一统志·池州府一》:五溪山“在石埭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上有五溪,合流而下。土地肥美,中产巨木”。②在今安徽青阳县西三十里五溪桥,西接贵池市界。《方舆纪要》卷27青阳县:五溪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