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砚山县

砚山县

1935年改砚山设治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砚山县。以西北郊有砚山为名。


在云南省东南部。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3888 平方千米。人口44.2万。辖4镇、8乡(含4彝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江那镇。因县治西北郊有山形如砚,故名。西汉为宛温县地,属柯郡。三国蜀汉两县皆属兴古郡。南朝梁两县均废。唐南诏为僚子部地,属通海都督。宋大理为惠么部(又作维摩部)地,属最宁府。元大德四年(1300年)以惠么部改置维摩州,治今阿猛镇,属广西路。明维摩州徙治维摩,属广西府。清康熙八年(1669年)废维摩州,南部属开化府文山县,北部属广南府宝宁县。1933年置砚山设治局,治今江那镇,1935年改置砚山县。1950年属文山专区。1958年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0年撤县并入文山,1962年析出复置。地处滇东南喀斯特山原中部。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石灰岩地貌广布。农产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花生、油菜籽、烟草、甘蔗、麻类、桃、李、板栗、柑橘等。为“开化三七”的主产地,享有“三七之乡”的雅称。为省辣椒生产基地县。工业有农机、压缩机、锰铁冶炼、水泥、印刷、副食品加工等。有锰矿。昆罗、平船、砚河、砚广、以炭等公路在县境纵横交错。名胜古迹有浴仙湖风景区、田心清真寺、鲁都克教堂。纪念地有稼依烈士宫。


猜你喜欢

  • 柯盈县

    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郎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西北。后废。十三年 (639) 复置,属播州。十四年(640)改名带水县。

  • 青孤山

    一名寡孤山。在今四川沐川县东。《方舆纪要》 卷73沐川长官司: 青孤山在 “司东十里。山多林木,望之郁然,突出群山之上”。《清一统志·叙州府一》: 青孤山 “在屏山县西北沐川长官司东三里。其山孤立秀出

  • 焦家镇

    一作焦家巷。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清光绪 《陕西全省舆地图》 盩厔县: 焦家镇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 东上洛郡

    北魏皇兴四年(470)置,属洛州。治所在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商州市及丹凤、商南、洛南、山阳等县地。永平四年(511)改名上庸郡。北魏皇兴四年(470年)置,治丰阳县(今陕西山阳县)。

  • 神山市

    即今湖北蒲圻市东北四十四里神山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蒲圻县东北有神山市。

  • 渔洋关

    即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东七十六里渔洋关镇。明置巡司于此。

  • 源阳县

    ①北周武帝初置,为南都郡治。治所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建德四年 (575) 改为武宁县。②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齐州。治所在今山东禹城市西南伦镇。光绪 《山东通志》 卷34:“在源河之阳,

  • 两岭口镇

    即今河北行唐县西北六十八里两岭口。《方舆纪要》卷14行唐县:两岭口镇在“县西北七十里。洪武七年置巡司于此”。

  • 卑里真站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付答河口以下。元 《经世大典》: 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 “卑里真站”。明改别儿真站。

  • 南壕堑

    又各南��碾。 即今河北尚义县治南壕堑镇。民国 《张北县志》 卷3: 南壕堑 “在县城西一百四十里。于前清光绪二十六里掘筑壕围”。1944年尚义县迁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