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礼州

礼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北境及冕宁县南境。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建昌府。二十七年(1394)废。


元至元九年(1272年)平大理笼么城置千户,十五年改置州,治今四川省西昌市北礼州镇。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属建昌府,兼置后、中中二千户所(属建昌卫)。二十七年废州。


猜你喜欢

  • 白土津

    黄河津渡。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上。《水经·河水注》:白土城“在大河之北,而为缘河济渡之处”。《晋书·吕光载记》:吕光亲讨羌彭奚念,“奚念大惧,于白土津累石为堤,以水自固,遣精兵一万距守河津”

  • 平井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置,属和仁郡。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北九十里。以平井盐井为名。北周废。

  • 贺水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柳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北周安圩。八年 (625) 属澄州。北宋开宝五年 (972)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析马平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林县北周安圩。属柳

  • 浈昌县

    唐光宅元年 (684) 置,属韶州。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寰宇记》 卷161南雄州: 浈昌县“在庾岭下,以水为名”。《方舆纪要》 卷102南雄府“县旧名浈昌,以浈水、昌水合流” 而名。北宋天圣初,避仁

  • 丹洲

    又名丹阳洲。在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丹洲镇西融江中。《方舆纪要》卷109怀远县“武牢山”条:“《志》云:今县治(今丹洲镇),即故丹阳镇,有丹阳洲。”民国《三江县志》卷1:丹洲“在县南。与融邑接界处,

  • 勐 (猛) 托

    即今云南临沧县西南勐托村。清有把总额外外委驻防。

  • 白泥塘

    即今贵州织金县西南七十八里白泥塘乡。清为平远州(治今织金县)至水城厅古驿道塘铺。产高岭土, 俗称白泥,故名。1932年设白泥塘镇。1936年废。

  • 法因河卫

    明永乐八年 (1410)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林口县费雅河 (乌斯浑河) 上游。后废。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属奴儿干都司。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支流费雅河(乌赫林河

  • 旭定都督府

    唐置,为党项羁縻府,属灵州都督府。其地当在今宁夏黄河两岸地。后废。

  • 夏虚

    又作夏墟。《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年):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沽洗、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其地主要有三说:1.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城营;2.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东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