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昌郡
北魏神䴥元年 (428) 置, 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太平真君二年 (441) 降为禽昌县。
北魏神䴥元年(428年)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因太武帝擒赫连昌于此,故名。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太平真君二年(441年)降为禽昌县。
北魏神䴥元年 (428) 置, 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太平真君二年 (441) 降为禽昌县。
北魏神䴥元年(428年)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因太武帝擒赫连昌于此,故名。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太平真君二年(441年)降为禽昌县。
在今河北卢龙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7永平府卢龙县: 滦河马驿在 “府南二里”。
西汉置,属赵国。治所在今河北隆尧县西北。北魏属南赵郡,移治今隆尧县西南尧山乡。东魏改名柏仁县。《史记·张耳传》: 汉八年 (前199),“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治所即今浙江象山县东南石浦镇。清废。又名昌国前千户所。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浙江省象山县东南石浦。属昌国卫。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废。
即古现。今山东烟台市西北五十五里古现镇。汉为牟平县治。
①在今江西靖安县西北。《寰宇记》 卷106洪州靖安县: 桃源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胜景如武陵。上有仙姑坛及龙须药臼等九洞。其水注下, 南与毛竹水合。 又山上有宝峰院、
即今河北丰润县东北王官营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丰润县图:东北有王官营。光绪《丰润县志》卷1:王官营“距城三十五里”。
即今山西应县东南下社镇。1941年2月,驻大同日军黑田帅团包围应县下社镇和小石口村,残杀群众和外地商人一千六百五十人,烧房八百五十余间,制造了著名的“下社惨案”。在山西省应县中部。面积52.7平方千米
即重龙山。在今四川资中县城东北隅。《新唐书·地理志》: 盘石县 “有崇灵山”。
一名皇藏峪。在今安徽萧县东南九龙山中。相传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曾藏匿于此。山顶有瑞云寺,为北宋端拱二年 (989) 建。寺旁有皇藏洞、拔剑泉、洗钵池、九龙窝、仙人床、观景峰等胜迹。
北宋置,在今湖南桃源县北。《宋史·地理志》常德府:“熙宁七年,废桃源、汤口、白崖三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