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秀山镇

秀山镇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八十里。以近秀山而名。


(1)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南。(2)今镇名。在云南省通海县中部偏东。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5平方千米。人口2.1万。以在秀山北麓得名。唐南诏为通海都督治。宋大理国为秀山郡治。元为临安路、通海千户同治地。明、清为通海县治。清末置中区,1927年改为通海一区。1939年设镇,城内名秀州镇,城外名秀麓镇。1950年称札麓县第一区。1954年设城关镇,1984年置秀山镇。地处杞麓湖南岸、秀山北麓。有纺织、五金、电器、印刷、制药、石棉瓦等厂。特产黄芥(酱菜)。大(栗园)小(羊街)、晋思公路过镇区。名胜有秀山公园。


猜你喜欢

  • 十九坨

    在今河北乐亭县南六十里渤海中,今名石臼砣岛。《方舆纪要》卷17乐亭县:十九坨“在月坨西,大数十顷,饶给与月坨相似。一名石臼坨,相传漕运时,店市民居也。《旧志》:滦人以平坡而蓄水者曰坨”。

  • 萨木达博木关

    即三大偏关。今西藏比如县东南山扎区普宗乡驻地桑达本贡。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载: “西番 (藏) 语: 萨木,谓地。达,边也。博木,道士也。关,观也。地居边境,有道观,故名。”

  • 梓桐山

    亦作梓潼山。在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东十里。元于钦 《齐乘》 卷1: 梓桐山 “般阳府城东十余里,后有石垒圜洞,古老相传鬼谷子隐居,名鬼谷洞”。

  • 岱庙

    在今山东泰安市城内西北隅、泰山南麓。祀东岳泰山神。初建于汉,历代均予修葺。《水经·汶水注》: “ 《从征记》 曰: 泰山有下、中、上三庙,墙阙严整,庙中柏树夹两阶,大二十余围,盖汉武所植也。……中庙去

  • 绥城郡

    南朝宋初置,属豫州。治所在安昌县 (今河南确山县西南)。大明间废。南朝宋置,治安昌县(今河南确山县西南)。属豫州。辖境约今河南确山县一带。不久废。

  • 峡江镇

    隋开皇中置,属新淦县。即今江西峡江县西南巴邱镇。明初置巡检司,嘉靖五年(1526)升为峡江县。古镇名。隋开皇年间置,在今江西省峡江县。明初置巡检司于此,嘉靖五年(1526年)升峡江县。

  • 西怀州

    ①北周天和六年(571)置,治所在王屋县(今河南济源市西五十八里王屋乡)。建德六年(577)废。②唐贞观四年(630)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改为远州。

  • 晏官县

    南朝宋置,属汶山郡。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 齐改作��官县。 梁废。

  • 二浙

    浙东、浙西的合称,泛指今浙江全省、上海市和江苏长江以南部分。《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860),“时二浙久安,人不习战”,即指此。

  • 白厓城

    (1)又作白崖城。在今辽宁省辽阳市东北大安平镇对河石城子。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军克辽东城,兵临白崖城,即此。(2)又作白崖城。相传公元3世纪时龙祐那所筑,本名彩云城,后改白崖城。唐大历七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