窣堵利瑟那
亦作率都沙那、苏都识匿、苏对沙那。又称东曹。隋时为西突厥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乌腊提别龙。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窣堵利瑟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临叶河。……土宜风俗同赭时国。自有王,附突厥。”
亦作率都沙那、苏都识匿、苏对沙那。又称东曹。隋时为西突厥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乌腊提别龙。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 卷1: “窣堵利瑟那国,周千四五百里,东临叶河。……土宜风俗同赭时国。自有王,附突厥。”
即今云南中甸县。清于此置土千户。
北宋元符二年(1099)改洒水平新砦置,属西安州。即今宁夏海原县。西夏称东牟会。
①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阿城县, 土名阿什河。”②古名按出虎水、阿触胡河、阿术火河、阿勒楚喀河。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五常等市县境。源出尚志市西南,西北流,在哈尔滨市东北注
在今湖北英山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6英山县:皮家店“旧有巡司。元末废”。
在今广东南澳县东北十八里猎屿上。明天启三年 (1623) 建。清代继续修筑。有协守潮漳等处地方副总兵黎清源的 《猎屿铳城碑记》 一方,写明筑城目的为 “备红夷”。有上下铳城及营房和上下炮台等。《南澳志
即汉参户县治。在今河北青县西南二十八里木门店镇。《元和志》卷18沧州:“参户故城,一名木门城。”《寰宇记》卷65引《舆地志》云:“中有大树,因名木门。”
①又名白水山。在今辽宁瓦房店市西。《新唐书·高丽传》: 唐咸亨二年 (671),高丽酋长钳牟岑叛,诏高侃、李谨行讨之,“破叛兵于安市,又败之泉山”。即此。②一名大罗山。在今浙江温州市东南约三十里瓯江南
①西汉置,属合浦郡。治所在今广东阳东县北。东汉末属高凉郡。东晋废。②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为高凉郡治。治所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三十里。北周移治玉壁城 (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隋开皇三年
即今江苏无锡市北十里西漳镇。明弘治《无锡县志》卷2:西北万安乡十都有西张(漳)。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西漳镇。集镇名。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中东部、锡澄公路西侧。属堰桥镇。为原西漳镇人民
在今湖南平江县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77平江县“永宁山”条下:五角山“五峰耸峙。高二百丈。上有赵家寨,三面险绝,惟一径仅通,亦幕阜之支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