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殖边督办公署
1929年11月设置,属云南殖边督办公署。驻腾冲县 (今云南腾冲县)。辖十二县、十行政区 (设治局),辖境相当今云南西部丽江、永平、凤庆、永德等县以西地。1938年撤销。
1929年11月设置,属云南殖边督办公署。驻腾冲县 (今云南腾冲县)。辖十二县、十行政区 (设治局),辖境相当今云南西部丽江、永平、凤庆、永德等县以西地。1938年撤销。
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集。《魏书·地形志》 临涣郡白掸县:“治白掸城。”
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通州。治所在今四川达川市北蒲家镇。贞观六年 (627) 废入通川县。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四川省达州市北。属通州。贞观二年(628年)废。
明置,属霍山县。即今安徽金寨县南一百一十里的前畈乡。西侧有后畈。《方舆纪要》卷26霍山县:千罗畈镇在“县西北八十里。《志》云:初置巡司于故埠镇,后改镇为县,因移巡司于千罗后畈,是也”。古镇名。在今安徽
在今河南原阳县。班昭 《东征赋》 有 “宿阳武之桑园” 句。在今河南省原阳县。班昭《东征赋》:“宿阳武之桑园。”即此。
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明一统志》卷70夔州府:千丈山“在巫山县东北一百里。秀异高于众山”。
在今福建福安市南。《方舆纪要》卷96福安县:六印江在“县南百里。中有六小屿”。
指今我国黄海东部 一带海域。宋元以来今黄海分别称之黄水洋、青水洋、黑水洋。长江口以北至淮河口海面含沙较多,水呈黄色,因名黄水洋; 其北海水较浅,水呈青色,因名青水洋; 山东半岛东南部洋面海水较深,水呈
①在今福建武夷山市南武夷一曲。《清一统志·建宁府》:天柱峰“一名大王峰。高五千丈。东瞰北溪,南瞰西溪。东麓有昇真洞,一名仙蜕崖。洞中有雷纹瓷瓮盛仙蜕”。②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南宋陆游《入蜀记》:虾蟆碚
即斗焰关。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斗焰关亦名陡阳关。“明初取和阳,遣张天祐等将奇兵出陡阳关”。又称斗焰关。在今安徽省和县西北斗焰山北。明初取和阳,遣张天祐出陡阳关进薄小西门
1912年仍因清制置,治长春县(今吉林长春市)。辖境约当今吉林舒兰、吉林、永吉、桦甸、靖宇以西,前郭尔罗斯至德惠三台镇段松花江以南,长岭、长春、伊通、盘石以北地区。1914年改为吉长道。清末置,治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