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海南省海南岛上。是抗日战争时期华南抗日根据地的 一部分。1939 年2月,日军侵入海南岛,原在当地的红军游击队和海南岛人民组成广东琼崖抗日自卫团独立队 (后称琼崖纵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了琼崖抗
东晋时,为避桓温讳,改宛温县置,为兴古郡治。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南朝梁末废。古县名。东晋时桓温改宛温县置,治今云南省砚山县北小维摩附近。属兴古郡。南朝梁废。
在今云南弥勒县北。《清一统志 · 澂江府》: 革泥关 “在路南州东南八十里,交弥勒县界”。
在今浙江桐乡市西南崇福镇东南。《明统一志》 卷37嘉兴府: 语溪 “一名语儿中泾。又名沙渚塘。在吴越时为吴栖兵之地”。下入运河。《清一统志》 作 “语儿溪”。
在今湖北宜昌市北。《舆地纪胜》卷73峡州:白起洞“在夷陵县。世传白起烧夷陵时驻此”。《方舆纪要》卷78夷陵州“明月峡”条下:“《志》云,州北十五里有白起洞,俗传秦白起烧夷陵时驻此。”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
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三十里花桥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昆山县东南有“花桥镇”。其西南赵家桥上有1862年刻“太平天国”四字。
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南。《水经·澧水注》:“澧水又东,茹水注之。水出龙茹山,水色清沏,漏石分沙,庄辛说楚襄王所谓饮茹溪之流者也。茹水东注澧水。”
亦作三彭。即今广东南澳县东南大海中之南澎列岛。清乾隆《潮州府志》卷36:“彭山与南澳相对,西至云盖寺约四五十里,北去隆澳约百余里,顺风一潮可到。其山有三:曰南彭、曰中彭、曰北彭,三山列峙海中,周围各一
一作汧川。即今陕西西部渭河支流千河。《汉书·地理志》 右扶风汧县:“汧水出汧县之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尔雅·释水》:“水决之泽为汧。汧之为名,实兼斯义。”《水经·渭水注》:汧水“有二源:一水出
即今新疆哈巴河县西纳切库河。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5:“额尔齐斯河西北流六十里,讷恰库河发源乌尔鲁岭,南流经噶尔札尔巴什卡伦东,凡二百里来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