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阁峰
在今陕西户县东南三十里。宋张礼 《游城南记》: “圭峰紫阁在 (终南山) 祠之西,圭峰下有草堂寺。唐僧宗密所居,因号圭峰禅师。紫阁之阴即渼陂。” 杜甫诗 “紫阁峰阴入渼陂” 指此。
在今陕西户县东南三十里。宋张礼 《游城南记》: “圭峰紫阁在 (终南山) 祠之西,圭峰下有草堂寺。唐僧宗密所居,因号圭峰禅师。紫阁之阴即渼陂。” 杜甫诗 “紫阁峰阴入渼陂” 指此。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南龙山县东北三十九里石牌洞。明属永顺宣慰司。清废。
一作吐护真河。即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支流老哈河。隋时称托纥臣水。《新唐书·北狄传》:唐时奚族“多依土护真水”,即此。古水名。又作吐护真河(《新唐书·地理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老哈河。隋时称托(託)
①在今浙江宁海县西。《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雷山在 “县西三十里。有三十六峰,亦曰三十六雷山”。②在今广西柳州市南十里。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雷山两崖皆东向,雷水出焉。”
北宋置,属衡阳县。即今湖南衡南县东泉溪镇。(1)古镇名。北宋时置,即今湖南省衡阳市东泉溪市。(2)今镇名。(1)在浙江省武义县东北部。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泉溪,人口2210。以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51裕州方城县:“大乘山在州东南。《裕州图经》云‘大乘峙前,方城镇后’者也。”
在今广东南海市西北松岗镇西大圃村。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墟市:南海县有“大圃墟”。
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北西沟门乡。民国《绥远通志稿》卷2:和林格尔县第四区有西沟门。
1944年改库尔勒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库尔勒市。1979年析置库尔勒市。1983年撤销库尔勒县,并入库尔勒市。旧县名。1944年升库尔勒设治局置,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1983年撤
①即今广西隆安县北之右江。《明史·地理志》 隆安县: “城北有盘江,亦曰右江。”②即今南盘江云南弥勒县东南皈依底山以下部分,在云南东部及贵州、广西间。三国至唐称盘江。《 三国志·蜀书·李恢传》: “追
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山阳国,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武帝建元五年(前136)改为山阳郡,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辖境相当今山东巨野以南,成武、曹县以东,单县以北,鱼台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