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紫阳县

紫阳县

明正德七年 (1512) 升紫阳堡置,属兴安州。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东二里。嘉靖三十五年(1556) 迁今紫阳县。清属兴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南部、大巴山北麓,南与重庆市毗邻。属安康市。面积2204平方千米。人口33.8万。辖15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正德七年(1512年)设紫阳堡,同年升置紫阳县。相传县治南有宋代紫阳真人(张平叔)修道处紫阳洞和汉水岸的紫阳滩,故县以为名。清雍正《陕西通志》紫阳县:“县南紫阳滩旁有三洞,乃紫阳真人所居,称为紫阳洞。县名本此。”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筑城于紫阳滩右。初属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年)属兴安州。清属兴安府。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安康分区,1950年属安康专区,1969年属安康地区,2000年属安康市。地处大巴山地区。汉水从东北部向东南流,任河斜贯西南部东北流入汉水。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为全国林特产重点县之一。产茶、柑橘、油桐、漆等,茶叶产量占全省一半以上。农产以玉米、稻、小麦、薯类为主。有锰、铁、大理石、白云石等矿。工业有采矿、水泥、制茶、酿酒等。襄渝铁路经县境,汉水及任河下游可通水运,恒紫、紫渔公路接西万公路。


猜你喜欢

  • 蒙坑

    在今山西曲沃县北三十五里蒙城村、襄汾县南十五里蒙亨村附近。《魏书·安同传》: “汾东有蒙坑,东西三百余里,径路不通。” 《新五代史·王峻传》: “峻军出自绛州,前锋报过蒙坑。峻喜,谓其属曰: ‘蒙坑,

  • 马浪坪

    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修仁镇西。《明史·地理志》修仁县:“旧治在今县西马浪坪。”

  • 御羞苑

    疑即御宿苑。西汉长安苑囿。在今陕西长安县南。《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有五丞。属官有上林、均输、御羞、禁圃……。” 注: “如淳曰: ‘御羞,地名也,在蓝田,其

  • 广西军

    南宋咸淳三年(1267)改广安军置,治所在渠江县(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元至元中废。

  • 角场

    今广东徐闻县西南角尾镇。《舆地纪胜》卷118雷州徐闻县:“徐闻县仍将隶角场作县治。本县于乾道七年复置。”

  • 汶阳里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古洛阳城中。《资治通鉴》:西晋永宁元年(301),“黄门将(赵王)伦自华林东门出,及太子荂皆还汶阳里第,遣甲士数千迎帝于金墉城”。胡三省注:“洛阳城是有汶阳里,伦私第在焉。”在今河南

  • 郁木山

    在今江西峡江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7临江府峡江县 “玉笥山” 条下: 郁木山,“ 《志》 云,在县 (治今巴邱镇) 东南二十里。有郁木洞,即道书第八福地,盖玉笥之支山也”。《云笈七签》: “郁木洞

  • 宜阳县

    ①战国韩置,治所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四十八里韩城镇。秦属三川郡。西汉属弘农郡。北魏为宜阳郡治。北周明帝二年 (558) 为熊州治,移治今宜阳县西福昌。隋属河南郡。唐武德二年 (619) 改为福昌县。②西晋

  • 枫木岭

    在今湖南绥宁县东北。《清一统志 ·靖州》: 枫木岭 “最高险,为群蛮出入之所”。

  • 邯沟侯国

    又名桓公城。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北十里。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邯沟“历邯沟故城东, 盖因沟以氏县也。《地理风俗记》:即裴城西北二十里有邯沟城,故县也”。西汉地节二年(前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