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池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少林寺东石壁,寺有清泉水池。清道光《蓟州志》卷2:少林寺东,“石壁凿红龙腾跃水面,旁镌‘红龙池’三隶字,……前有‘大定七年’四字”。
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少林寺东石壁,寺有清泉水池。清道光《蓟州志》卷2:少林寺东,“石壁凿红龙腾跃水面,旁镌‘红龙池’三隶字,……前有‘大定七年’四字”。
明永乐三年 (1405) 析建州卫置,属辽东都司。初在朝鲜吾都里 (今图们江南岸朝鲜会宁),九年徙开元路 (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古城),二十一年复归旧地。宣德、正统间举众西迁至今吉林省浑江和辽宁省苏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自金陷陕西天水、长道,并当边面,地势平衍,金骑四布, 纵横无碍, 步兵不能捍御。隆兴中,四川宣抚吴璘乃创地网,其制于平田间,纵横凿为渠, 每渠阔八尺,
在今浙江诸暨市东。《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诸暨县:五岫山“在县东六十里。峰峦秀出者五,与会稽云门相连”。
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西南瑞穗乡东十二里奇美村。奇密社为高山族阿美人发祥地之一。传说唐贞观年间马来西亚火山爆发,有阿美人姐弟俩援樟木入海漂流至此,婚配为始祖。连横 《台湾通史 ·经营纪》: 清光绪三年 (1
明弘治间降忻城县置,属庆远府。治所即今广西忻城县。1928年升为忻城县。
①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隋书·地理志》 毗陵郡无锡县:“有九龙山。”唐陆羽《游慧山寺记》云:“其山有九陇,俗谓之九龙山。或云斗龙山。九龙者,言山陇之形,若龙虬缥螭合沓然。”②在今江西安福县西北。《
隋开皇十年(590)置,属介州。治所即今山西灵石县。《元和志》卷13灵石县:“因巡幸开道得瑞石,遂于谷口置县, 因名灵石。”大业初属西河郡。唐属汾州。元属霍州。明属平阳府。清属霍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
西晋张方筑。在今河南洛阳市汉魏故城西七里。《晋书·刘聪传》:“留辎重于张方故垒,遂寇洛阳。”即此。
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西北苏集村。平绥铁路(今京包铁路)经此。
原名兴京陵,又称永陵。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为清朝关外盛京三陵(其余两陵为福陵和昭陵)之一。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称永陵。占地1.19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