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隆宗
即洛隆宗。在今西藏洛隆县东。清乾隆《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罗隆,南川也。城南有川,故名。”
即洛隆宗。在今西藏洛隆县东。清乾隆《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罗隆,南川也。城南有川,故名。”
清置,属辽阳县。即今辽宁辽中县治(辽中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于此设辽中县。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方舆纪要》卷21凤阳县:红心桥“在县南六十里,旁有马驿曰红心驿”。
即今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南红崖子沟。《水经·河水注》: “湟水又东,左合宜春水。水出东北宜春溪,西南流至安夷城,南入湟水。”
即今青海曲麻莱县北雅合拉达合泽山。《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阿克塔齐钦山“在黄河源布呼吉鲁肯山之东。上有两峰,形如马耳,故名”。
在今山西万荣县南。《清一统志·蒲州府一》: 峨嵋岭 “一曰峨嵋坡,高四里,蜿蜒曲折,跨永济、临晋、猗氏、万泉四县,接绛州闻喜、河津二县界”。
即卡伦街。今吉林九台市西南卡伦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6:长春府东“五十五里东卡伦镇,街东有雾海河渡口,通瓦铜沟及双庙子等路”。
一作秧田市。即今湖南常宁县东四十八里荫田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常宁县图: 县东有荫田铺。
唐置,属羁縻移州。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境。后废。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五十里。明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卷下:“石匣之东南,渡潮河十五里为石盆峪。有龙潭,潭上石如盆形, 水悬崖而下入于潭。潭外为盆,水从潭面历盆抵峡而下,数里入于潮河,有龙宅焉,其深无底
明永乐六年 (1408) 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支流阿纽依河以北地区。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