芊口镇
在今湖南华容县南。《梁书·胡僧祐传》:太宝二年(551),僧祐援巴陵,与侯景将任约遇于“南安芊口”,即此。
在今湖南华容县南。《梁书·胡僧祐传》:太宝二年(551),僧祐援巴陵,与侯景将任约遇于“南安芊口”,即此。
明洪武四年(1371)改沐川长官司置,属马湖府。治所即今四川沐川县。寻废,复置沐川长官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元沐川长官司置,治今四川省沐川县。属马湖府。辖境约相当今四川省沐川县及其附近一带。后
①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汉书·地理志》上党郡高都县:“莞谷,丹水所出。”《水经·沁水注》:丹水“东南流,注于丹谷。……丹水又径二石人北,而各在一山角倚相望,南为河内,北曰上党,二郡以之分境。……丹水东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北苇沙河村。西北距通化六十里。民国《辑安县乡土志》地图:西北有苇沙河。在吉林省临江市西南部,濒鸭绿江邻朝鲜。面积268平方千米。人口 6690。镇人民政府驻苇沙河,人口 2160。苇沙
①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西晋属义阳国。南朝宋废。南齐永明五年(487)复置,属南义阳郡。南朝梁为汉广郡治。隋大业初属淮安郡。唐属唐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②南朝宋置,属
在今山西晋城市西。《寰宇记》卷44晋城县:“五门山在县西北八里,其山五,似门。”故名。
西晋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北六十里剑门镇。以剑阁为名。后废。东晋永和三年 (347) 灭成汉后又置,孝武帝时废。1913年改剑州复置,次年属四川嘉陵道。治所即今四川剑阁县。1928年直属四
即武平卫。在今安徽亳州市城内。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建,后废。
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六十里腾鳌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海城县图: 西北有腾鳌堡。
①即今江西莲花县东北路口乡。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7: “吉安府莲花厅东有路口。”②即今江西宜春市东南路口。民国 《宜春县志》卷首图: 县东南有路口。③即今湖北黄州市东北十七里路口镇。清光绪《黄
1927年置,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西三十八里勐遮。民国《云南省民政厅<有关各县更改县名>案卷》:“该县署驻地名五福山,故定名五福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4年改南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