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经河
古名邛水、邛崃水。即今四川荥经、天全二县境之荥经河,为青衣江西支流。《寰宇记》 卷77荣经县: 荣经水 “在县东一里,出严道县青山下,入县界”。《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荣经水 “在城东。荣水出大相公岭,流至城北,经水出瓦屋山,流经城南,会流而东北入于平羌江。隋时置荣经口戍,唐因置县”。
古名邛水、邛崃水。即今四川荥经、天全二县境之荥经河,为青衣江西支流。《寰宇记》 卷77荣经县: 荣经水 “在县东一里,出严道县青山下,入县界”。《方舆纪要》 卷72荣经县: 荣经水 “在城东。荣水出大相公岭,流至城北,经水出瓦屋山,流经城南,会流而东北入于平羌江。隋时置荣经口戍,唐因置县”。
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寰宇记》 卷111南康军都昌县: 彭蠡戍 “在县西北七十里,西临彭蠡湖,北连钓矶山。旧是戍,唐武德五年以江湖阔远,遂重置镇。景龙元年复为戍,以为冲要”。
即蕲年宫。在今陕西凤翔县西南古城村。《汉书·地理志》 雍县: “橐泉宫,孝公起。祁年宫,惠公起。” 《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径雍县南,雍水注之。水出雍山,东南流……径胡城东。俗名也。盖秦惠公之故
北宋崇宁五年(1106)于徐家台筑城,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金为安边砦,属通远县。元废。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筑,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金改为堡。元废。
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八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新会县: 鬼子窟营 “在县西,防鬼子窟、良金、云永山贼”。又 “金冈山” 条: “西北有石洞,曰金山岩,深广皆二丈,岩顶飞瀑如练,有盘石可坐数十人,旧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七十里长寿镇。原为天主堂。1931年9月在此召开湘鄂赣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和军区。辖湖南省平江、浏阳、醴陵、岳阳、湘阴、临湘,湖北省大冶、阳新、通城、通山及江西省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南。为九澧之一。《清一统志·澧州一》: 道水 “东北流至州东入澧水”。
即今山西神池县。《方舆纪要》 卷40崞县: 神池堡 “在宁武关北三十里。嘉靖十八年筑,万历四年增修,周五里有奇。堡东通朔州井坪所,西南通岢岚之三岔、五寨等堡,商贩咸集于此”。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
明置,在今云南禄丰县西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4禄丰县:兰谷关“在县西,与楚雄府接界。两山夹水,鸟道羊肠, 自县之楚雄者,为必由之路”。
一名越支盐场。在今河北丰南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11丰润县: 越支社 “在县南百里。亦曰越支场,今有宋家营盐课司”。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青州。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南。大业初省入寿光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寿光县置,治今山东省寿光市南。属北海郡。大业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