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莫高窟

莫高窟

俗名千佛洞。在今甘肃敦煌市东南三十里鸣沙山东麓断崖上。《敦煌录》: “ (沙) 州南有莫高窟,在州二十五里。” 上下五层,高低错落,南北长约1600米。据武周圣历元年(698) 《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 记载,莫高窟建于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到唐代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后不断建造和重修,至今仍保留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彩色塑像二千四百一十五身,唐、宋木构建筑五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世界上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发现藏经洞后,洞内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遭到帝国主义分子斯坦因、伯希和、华尔纳、鄂登堡等人盗窃和破坏。1943年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进行修复、保管和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对所有洞窟进行全面维修。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俗称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市区东南25千米处。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上下5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据武周圣历元年(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建于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唐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今尚存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画和塑像的洞窟492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性艺术宫殿。石窟形制有禅窟与中心柱式、方形佛殿式和覆斗式。窟外原有殿宇,并有木构走廊与栈道相连。窟最大者高40余米,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盈尺。造像均为泥质彩塑,有单身像和群像。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最大者高33米,小者10厘米。多以夸张的色彩表现人物性格,神态各殊。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最古的地图《五台山图》达40多平方米。表现当时当地历史人物活动的《张议潮夫妇出行图》,构图精细,栩栩如生。窟内画面如按2米高排列,可构成长达25千米的画廊。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发现藏经洞后,窟内历史文物和艺术品遭到帝国主义分子的严重破坏,大量珍贵文物被盗窃。1943年设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进行修复、保管和研究工作。建国后改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对洞窟进行全面维修。1984年建立敦煌研究院。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莫 高 窟


猜你喜欢

  • 琉璃关

    明置,属南江县。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十里。《方舆纪要》 卷68南江县: 琉璃关 “关口有石磴,巉岩为险”。

  • 福禄寺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郑和群礁之西,大现礁西北17海里。东北至西南长2.8公里,极狭。中国渔民向称西北角。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石或神女庙石。1947年改名福禄寺礁。

  • 云坳亭

    在今河南潢川县北。《清一统志·光州一》:云坳亭“在州城北淮河上。元马祖常诗:“八月淮南雁又来,云坳亭畔菊花开。”在今河南省潢川县北淮河南岸。元马祖常诗“八月淮南雁又来,云坳亭畔菊花开”,即此。

  • 闾峡堡

    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五十五里闾峡。明嘉靖中置巡司于此。清初废。在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明嘉靖年间移高罗巡检司治此。

  • 宗胡

    战国楚邑。在今安徽阜阳市。《史记·赵世家》: “商、於、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古邑名。战国楚邑。在今安徽省阜阳市。因春秋胡国,胡姓之宗,故名宗胡。《史记·越世家》:“商、於、析、郦

  • 永固山

    在今安徽萧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29萧县:永固山“下有永固镇及永固湖”。

  • 平远州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改平远府置,属大定府。治所即今贵州织金县。1913年改为平远县。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降平远府置,治今贵州省织金县。属大定府。为散州。1913年废州为平远县。

  • 沁园

    在今河南沁阳市东北沁水北岸。《清一统志·怀庆府二》:沁园“金时官僚宴会之所,有石图本。今废”。

  • 牛渚山

    一名牛渚矶(圻)。又名采石山。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山。《续汉书·郡国志》 丹阳郡秣陵县:“南有牛渚。”《元和志》卷28当涂县:牛渚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山突出江中,谓之牛渚圻,津渡处也……温峤至牛渚

  • 五林镇

    即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南五林镇。1946年东北革命根据地置五龙县治此。在黑龙江省林口县西南部。面积496.7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人民政府驻五林村,人口5700。因境内五林河得名。1946年设五河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