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菊潭镇

菊潭镇

北宋置,属内乡县。在今河南西峡县东古菊水西岸。


猜你喜欢

  • 上津郡

    南朝梁置,属南洛州。治所在上津县(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隋开皇初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武德元年(618)改为上州。南朝梁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西魏大统时改上州。隋义宁二年(618

  • 石路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一百二十三里龙岗镇西。《方舆纪要》卷90昌化县:石路“南临深溪,北抵绝壁。旧时行者必渡溪而南,迂行数里,复渡北岸。天顺间乡人开凿此路。无复三渡之险”。

  • 罗计堡

    即上、下罗计堡合称。上罗计堡在今四川珙县南七十里上罗镇; 下罗计堡在今四川珙县西南五十里下罗乡 (老堡场)。明于两处调叙南卫官兵戍守。

  • 剑外

    唐人称剑阁以南蜀中地区为剑外。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诗云: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恨别》 诗云: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泛指今四川省剑门关以南地区。《资治通鉴》:

  • 水头镇

    即今山西夏县西北水头镇。《清一统志·解州》“曹张镇”条下:“水头镇,在县西三十五里。”(1)在山西省交口县中西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21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在牛槽沟河与碾子沟河交

  • 临贺水

    又名封溪水、封江。即今广西贺县南贺江。《元和志》 卷37临贺县: “临水东去县十步。又有贺水合,更名临贺水。”即“封水”。

  • 次对山

    在今内蒙古鄂温克自治旗南境外兴安岭南段。《新唐书·室韦传》:“每溽夏,西保貣勃、次对二山。山多草木鸟兽,然苦飞蚊,则巢居以避。”即“欠对山”。

  • 北陵

    ①即昭陵。在今辽宁沈阳城北郊北陵公园。清太宗皇太极葬此。②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628),蹇叔曰:“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即“清昭陵

  • 三顾山

    在今江西泰和县南。《南齐书·高逸传》:始兴人卢度“隐居西昌三顾山,鸟兽随之”。《清一统志·吉安府一》:三顾山“在泰和县南五十里,正当县治。三峰秀特如相顾状。下有洗马池,相传为郭子仪遗迹。……又宋徽宗时

  • 小浃江

    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小浃江“在鄞县北五十里”。《明史·地理志》 定海县:“南有大浃江,其上流即鄞江,分流为小浃江,并入海。”《方舆纪要》卷92定海县“大浃江”条下:“其下浃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