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葛砧山

葛砧山

在今四川会理县东南八里。《明一统志》卷74四川行都司会川卫: 葛砧山 “上产石青,有四色”。


猜你喜欢

  • 东北

    地区名。一般指今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及河北东北部承德地区。1930年《东北年鉴》:“东北省,中华民国领土位在东北之一部,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四省,以行

  • 五山

    ①在今安徽贵池市东南六十五里。《方舆纪要》卷27贵池县:五山“孤峰独出,其下散为五支,联络相属,巍然为群山之长”。②又名五峰山。在今广东顺德市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顺德县:五山在“县东北二里

  • 驰水

    即今四川梓潼、盐亭、射洪等县境之潼江、梓江。《汉书·地理志》 梓潼县:“五妇山,驰水所出,南入涪,行五百五十里。”《水经·梓潼水注》:五妇山“驰水所出,一曰五妇水,亦曰潼水。其水导源,南径梓潼县,王莽

  • 郢县

    秦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北。东汉废。古县名。秦置,治今湖北省江陵县东北,属南郡。东汉废。

  • 洞庭夹

    在今湖南汉寿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洞庭湖滨。《方舆纪要》 卷80龙阳县 “洞庭湖” 条谓 “洞庭夹为盗贼渊薮”。《清一统志·常德府一》: 洞庭夹“舟楫泊此候风,水大则由洪沾,水小则由夹入湖,其南七十里为沅江

  • 茫乃道

    唐南诏置,属开南节度。治所在今云南景洪市。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后属银生节度。宋大理改称勐泐。

  • 荡源县

    即汤源县。在今河南鹤壁市东南六里故县村。《新唐书·地理志》 作 “荡源县”。

  • 霁虹桥

    在今云南保山市东北八十里,跨澜沧江。《方舆纪要》 卷118永昌军民府保山县: 霁虹桥“武侯南征孟获,架桥济师。后以索为之,修废不一。元至元中,也先不花重修,名曰霁虹。明初,镇抚华岳置二铁柱于两岸以维舟

  • 万岁楼

    东晋隆安中,王恭镇南徐州时建。南宋时称月台,后又为月观。在今江苏镇江市内西南隅。《宋书·景素传》:元徽四年(476),景素举兵京口,台军击之,诸军相系奔败,惟景素参军左暄力战不退,“于万岁楼下横射台军

  • 仙奕山

    亦名仙人山、天马山。即今广西柳州市柳江南之马鞍山。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四姥山“又西曰仙奕之山。山之西可上,其上有穴,穴有屏、有室、有宇。……其始登者得石枰于上,黑肌而赤脉,十有八道可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