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都

西都

①周武王都镐(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沣河东岸镐京村附近),至成王时,别营王城(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故称镐京为西都。

②新莽始建国四年(12),以洛阳为东都,因称常安(王莽改长安为常安)为西都。

③东汉迁都雒阳城,因称西汉旧都长安为西都。班固有《西都赋》。

④唐显庆二年(657),以洛阳宫(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西都(或西京)。

⑤唐宝应元年(762)以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为西都,不久罢。

⑥五代梁改唐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为西都。《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开平元年(907)四月,“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都。其东都改为西都”。即此。

⑦五代唐同光元年(923)以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市)为西京,亦称西都。后晋天福三年(938)罢。

⑧五代吴都江都府(今江苏扬州市),至南唐改都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市),因称江都府 为东都,江宁府为西都。《南唐书·烈祖纪》:升元元年(937),“以建康为西都”。


(1)周武王都镐,至成王时别营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为东都,因称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区西)为西都。(2)东汉都雒阳(今河南洛阳市),因称西汉故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为西都。(3)唐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因称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西都,又称西京。(4)唐宝应元年(762年)以凤翔府(治今陕西凤翔县)为西都,不久罢。(5)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年)建都开封府(治今河南开封市),号东都,因改唐东都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市)为西都。(6)五代吴都江都府(治今江苏扬州市),至南唐改都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市),因称江都府为东都,江宁府为西都。(7)五代唐同光元年(923年)以京兆府(治今陕西西安市)为西京,又称西都。至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罢。


猜你喜欢

  • 浈阳驿

    明洪武二年 (1369) 改旧芙蓉驿置,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明初置,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南。

  • 长冲哨

    即今贵州大方县西南长冲乡。《清一统志·大定府》:长冲哨“在毕节县境”。后入大方。

  • 中洲桥

    一名江南桥。即今福建福州市中洲与南台岛间的中洲桥。明王应山《闽都记》卷14:江南桥“在盐仓前,俗呼中洲桥, 又名小桥,与万寿桥接,其长减万寿之半”。《清一统志·福州府二》:中洲桥“在闽县万寿桥之南,

  • 洛桥

    即天津桥。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皇城正南洛水上。唐孟郊有 《洛桥晚望》 诗: “天津桥下水初结,洛阳陌上行人绝。” 储光羲有 《洛桥送别》诗。即“天津桥”。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唐孟郊《洛桥晚望》

  • 孤公戍

    北齐置,属永宁县。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南。《北齐书· 潘乐传》: 天保初,周文遣 “仪同杨��从鼓钟道出建州, 陷孤公戍。 诏乐总大众御之”。

  • 南上洛郡

    南朝宋侨置,治所在今陕西白河县南。西魏改名丰利郡。南朝宋侨置,治今陕西省白河县南。西魏改置丰利郡。

  • 九胜山

    在今四川洪雅县北一里。《方舆纪要》卷72洪雅县:九胜山“九峰屹立,近如屏阑,远如户闼,为县之胜”。

  • 茨岩塘

    即今湖南龙山县东南四十五里茨岩塘镇。清设塘汛。光绪 《湖南通志》 卷30龙山县: 茨岩塘“南达永顺,北通川峡”。

  • 三咩

    北宋时对西藏扎囊县桑伊区的汉译称。宋张方平《乐全集》卷22:“秦州奏唃厮啰事”,称唃厮啰为“西域武三咩人”。吐蕃王朝(约629—842)沿臧河流域(今雅鲁藏布江)南北两岸设置称为“如”的军政区域四个,

  • 仲山

    一作中山。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跨淳化县界。《汉书·郊祀志》:汾阴得鼎,“迎鼎至甘泉,……至中山”。颜师古注:“中读曰仲,即今云阳之中山也。”《清一统志·西安府一》 引《泾阳县志》:“仲山在县西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