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赤城

赤城

①即今河北赤城县。《魏书·道武帝纪》:登国二年(387),“幸赤城”。《水经·沽水注》:“沽水又西南径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城在山阜之上,下枕深隍。”即此。

②浙江台州(今临海市)的别称。因境内赤城山而得名。南宋陈耆卿撰《嘉定赤城志》,即以此名台州。

③亦曰峦城。在今陕西华县西。《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东径峦都城北,故蕃邑,殷契之所居。《世本》 曰:契居蕃。阚骃曰:蕃在郑西。然则今峦城是矣, 俗名之赤城……苻健入秦,据此城以抗杜洪。”《魏书·地理志》:郑县有“赤城”。

④在今青海湟源县西五里。《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径赤城北,而东入径戎峡口。”即此。


(1)浙江旧台州府的别称。因南朝梁在此置赤城郡,故名。宋陈耆卿撰有《赤城志》。(2)村名。在甘肃省崇信县西南部、黑河北岸。赤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20。《崇信县志》载:“秦始皇游猎至此,筑城驻跸,土赤故名。”产核桃、黑木耳、中药材等。有煤矿。为县西南部农贸集市。崇安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他鲁浑河

    即塔尔浑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南特尔洪河,为艾不盖河东源。

  • 高都山

    ①亦名都梁山。在今四川梁平县北。《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高都山 “距军北一十五里。山中地黄壤而腴,其民以种姜为业,衣食取给焉。高都驿路,乃天宝贡荔枝之路也”。《方舆纪要》 卷69梁山县 “高梁

  • 双望堡

    即今河北卢龙县东三十四里双望镇。明设堡,为出山海关孔道。清为驿站。《方舆纪要》卷17卢龙县:双望堡“嘉靖三十八年,蒙古入犯至双望堡”。即此。即今河北省卢龙县东双望。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蒙古入犯

  • 吴忠堡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灵州守御千户所。即今宁夏吴忠市。1929年改为吴忠镇,属灵武县。1950年2月升为吴忠市。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镇。清同治八年(1869年)十一月,湘军刘松山部破回民

  • 响堂铺

    在今河北涉县西南。1938年3月31 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在此伏击日本侵略军的运输队,取得重大胜利。集镇名。在河北省涉县城西南部。属神头乡。人口1220。古关隘,以地形若壶,称壶关口,又名吾儿峪。后建

  • 羊肠河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之官渡河。《清一统志·郧阳府》:羊肠河“在竹山县西南,北流入堵水”。

  • 温宿城

    ①即今新疆乌什县。汉、晋为温宿国都城。②即今新疆温宿县。清末置温宿县于此。

  • 华川水

    古名温谷水。即今甘肃通渭县牛谷河。源出县西北山,东南流经甘谷县境入渭河。下游亦名散渡河。《明史·地理志》 通渭县:“北滨渭,西有华川,东流入焉。”

  • 勇士县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夏官营上堡子城。东汉永平十七年 (74) 改属汉阳郡。西晋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榆中县北。属天水郡。东汉属汉阳郡。末年废。《资治通鉴》:东晋孝武帝太元十

  • 杖引泉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六十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杖引泉“泉水涌出汇而成溪,流经涿州东南入胡良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