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穆逊站
一作鄂尔国木索站。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置,为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清河镇。《清一统志· 吉林二》: “崇古尔库站又东北七十二里至鄂尔多穆逊站。”
一作鄂尔国木索站。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 置,为吉林将军境内北路驿站之一。在今黑龙江省通河县东北清河镇。《清一统志· 吉林二》: “崇古尔库站又东北七十二里至鄂尔多穆逊站。”
①唐贞观八年 (634) 置,属巂州。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天宝初属越巂郡。后地入南诏。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广平县置,为恭化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
蒙古中统四年 (1263) 升固安县置,属大都路。治所在今河北固安县。辖地相当今河北固安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复为固安县。蒙古中统四年(1263年)升固安县为州,治今河北省固安县。属大都路。
亦作丽元山,又名余家山。在今四川彭州市北六十里白鹿乡东南塘坝子。《新唐书·地理志》:九陇县有漓沅山。《寰宇记》 卷73九陇县: 丽元山“在县北六十二里。《李膺记》 云: 范蠡学道于此山,上升仙也”。
①北魏皇兴二年(468)置,治方城(今河北隆化县伊逊河东岸)。《水经·濡水注》:“索头水南流径广阳侨郡西,魏分右北平置,今安州治。”东魏元象中寄治幽州北界,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七十里。北周改名玄州。②
楚、汉之际称东海郡为郯郡,治所在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复为东海郡。东魏武定八年(550) 复为郯郡,属东徐州。隋开皇初废。楚汉之际改东海郡置,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县北)。西汉复旧。东魏武定八年(5
在今河南新郑市西北十五里裴里冈村西。1977—1979年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墓葬一百一十四座,陶窑一座,灰坑十余个及几处残破穴居房屋,出土石器、陶器、骨器四百多件。东为聚居遗址,西为氏族墓地。距
北宋崇宁五年(1106)于徐家台筑城,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金为安边砦,属通远县。元废。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筑,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金改为堡。元废。
即今江苏泰兴市南七圩镇。七圩港由此西出通大江。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作“七圩市”。
唐东都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资治通鉴》隋炀帝十一年(615)载:“初西京嘉则殿有书三十七万卷,帝命秘书监柳顾言等诠次,除其复重猥杂,得正御本三万七千余卷,纳于东都观文殿。”《元河南志》载:
从黑龙江宁北(今牡丹江市)至林口。长110公里。日伪于1934—1936年修筑。今为牡佳铁路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