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明县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洛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大业初属延安郡。十三年 (617) 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为北武州治。贞观二年 (628) 属延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并入肤施县。
古县名。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广洛县置,治今陕西省安塞县东南旧安塞。属延州。大业十三年(617年)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属北武州。贞观二年(628年)复属延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为金明寨。
隋仁寿元年 (601) 改广洛县置,属延州。治所即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大业初属延安郡。十三年 (617) 废。唐武德二年 (619) 复置,为北武州治。贞观二年 (628) 属延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 并入肤施县。
古县名。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广洛县置,治今陕西省安塞县东南旧安塞。属延州。大业十三年(617年)废,唐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属北武州。贞观二年(628年)复属延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废为金明寨。
即今广西田林县 (乐里镇)。清时为逻里汛,有右江镇外委驻防。1953年田林县迁治于此。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蒲岐镇东。《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 白岩塘水寨“在县东北蒲岐所,东滨海,为蒲岐之外户。水哨北会台州府之松门、楚门, 南会黄华港。嘉靖中为戍守处”。
在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四十里。《汉书·地理志》: 北海郡桑犊县 “覆甑山,溉水所出,东北至都昌入海”。《水经·巨洋水注》: 溉水 “出桑犊亭东覆甑山……北径斟亭西北。……溉水又北径寒亭西,合白狼水”。元于
亦作簕竹。即今广西苍梧县西北勒竹村。接昭平县界。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苍梧县图: 西北有簕竹汛
①明置,在今江西贵溪县东南。明置巡司于此。清乾隆时巡司移驻上清镇。②约在今浙江慈溪市东南部。《方舆纪要》 卷92定海县: 管界寨在 “县西北六十里。宋曰水陆管界巡简寨,在县城内。嘉祐中迁澥浦上,改今名
在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石室县。《明史·安南传》:宣德元年(1426),王通等讨黎利,“(通)亦分兵三道出击。马瑛败贼清威,至石室与通会,俱至应平宁桥”。
清雍正二年(1724)析长洲县地置,与吴县、长洲县并为苏州府治。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1912年并入吴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长洲县南境置,与吴县、长洲县同治苏州府城内(今江苏苏州市旧城
1943年改阿图什设治局置,属新疆省。治所即今新疆阿图什市。1986年改设阿图什市。旧县名。1943年升阿图什设治局置,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1986年撤销,改设阿图什市。
北宋置,属新化县。即今湖南新化县西南七十里锡溪乡。
在今河北赤城县南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8雕鹗堡:大海陀潭在“堡东三十里。在大海陀崖谷间,有泉下汇为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