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关铁寨山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潭溪司: 铜关铁寨山在 “司东二十里。山高峻,其上平广,可容千人。三面险绝,惟南有径可登”。
在今贵州黎平县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潭溪司: 铜关铁寨山在 “司东二十里。山高峻,其上平广,可容千人。三面险绝,惟南有径可登”。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5饶州府万年县: 姚源水 “在县西南。自贵溪县北流入县境,又西入余干县,即余水之上源”。
明置,属赤水卫。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海风乡西雪山上。为蜀通滇黔要路。被誉为 “南来第一关”。《清一统志·叙永厅》: 雪山关 “在厅东一百里”。后废。今有古关遗址,呈长方形,南北寨门均题额 “雪山关”。
在今江苏南京市区水西门内,莫愁路东。古为冶城。五代吴国建紫极宫。北宋改天庆观。元改为永寿宫。明洪武十七年 (1384) 重建,改为朝天宫,为朝廷举行大典前练习礼仪和官僚子弟袭封前学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场所
又名熊耳峡、湖壤峡、嘉定峡。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关庙乡以北。系岷江切割龙泉山南端而成,上峡曰犁头,中曰背峨,下曰平羌。曲折十五里,景色壮丽。唐杜甫 《寄岑嘉州》 诗云: “外江三峡且相近,斗酒新诗终自疎。
即今吉林延吉市南之海兰江。源出长白山东麓,东北流会布尔哈通河、嘎呀河,注入图们江。《金史·世纪》: “ (景祖时) 曷懒水有率众降者,录其岁月姓名,即遣去,俾复其故。人以此益信服之。”
亦作浏河。即娄江。在今江苏昆山、太仓市境内。
在今安徽泾县南。《舆地纪胜》卷19宁国府:东流山“在泾县南五十里。约高数百丈。唐末有逸士隐此称东府君,至此号东流山”。在安徽省泾县南。海拔835米。《泾县志》载:“唐末有逸士东流府君隐此,始名东流山。
1949年以喀喇沁右翼旗改名,属热河省。治所在公爷府 (今内蒙古喀喇沁旗驻地锦山镇)。1955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1969年划归辽宁省。1979年划回内蒙古自治区。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属赤峰
元至正八年 (1348) 升徐州置,属河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治所在彭城县 (今江苏徐州市)。十二年 (1352) 降为武安州。元至正八年(1348年)升徐州置,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十二年降为武安州
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五十里。《清一统志·汉阳府》:牛湖“东通大江,其支流西南入于汉阳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