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铜鼓县

铜鼓县

1912年改铜鼓厅置,后属江西浔阳道。治所即今江西铜鼓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


在江西省西北部,西邻湖南省。属宜春市。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13.6万。辖6镇、3乡,国有茶山、龙门、大沩山林场亦在县境。县人民政府驻永宁镇。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属义宁州。以营东1千米之形如铜鼓的铜鼓石得名。清雍正中移瑞州府同知驻此。宣统二年(1910年)设铜鼓厅,属南昌府。1912年废厅改县,直属江西省。1914年属浔阳道,1928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袁州专区,1952年属南昌专区,1958年属宜春专区,1970年属宜春地区,2000年属宜春市。地处九岭山脉西南端北翼,源于南部的定江河和西南部的金沙河北流入修水县境,成为修水的源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薯类、大豆、油菜籽、油茶等,为江西省林业重点县。特产宁红茶、笋干、土纸等。有金、钨、瓷土等矿。工业有森工、电力、农机、建材、制茶、医药、化工、造纸、食品等。有上铁、修铜、奉铜、铜幽等公路。1927年9月毛泽东亲临铜鼓组织领导秋收起义,有秋收起义第一师第三团团部旧址、中共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及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等纪念地。名胜古迹有铜鼓石、灵石庵、青少年游园、龙门避暑山庄、文崇塔、温泉等。


猜你喜欢

  • 赏心亭

    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水西门。宋 《景定建康志》 卷22; 赏心亭 “在下水门之城上,下临秦淮,尽观览之胜。丁晋公谓建”。南宋辛弃疾有《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词。宋建,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附近。南

  • 宁戚城

    在今山东章丘市东北。《水经·济水注》:杨绪沟“北径宁戚城西,而北流注于济水也”。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4:宁戚城“在(章丘)县(按指县旧治绣惠镇)东北二十五里。齐大夫宁戚采邑”。

  • 邬家地

    即今内蒙古五原县西南复兴镇驻地邬家地。清光绪《五原厅志》上卷:西南乡有村名邬家地。

  • 东楼

    ①又名望海楼、望潮楼。在今浙江杭州市。《清一统志·杭州府二》:望海楼“在府旧治中和堂之北。唐武德七年建。一名望潮楼,又名东楼。白居易诗‘东楼胜事我偏知’。苏轼有《望海楼》诗”。②唐建,在今四川宜宾市城

  • 飞凤山

    ①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南长江岸。《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云安县:飞凤山“在县治之对”。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23云阳县引《方舆胜览》云:“飞凤山,与县治相对。古刻‘凤凰岩’三字,瀑布泉出焉,注于

  • 高堤镇

    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四十里卫河东岸。《清一统志·彰德府二》: 高堤镇,“河南粮运皆经于此。为津途要隘”。即今河南省内黄县西高堤集。西临卫河。明、清时河南粮运皆经此。

  • 上京城

    金天眷元年(1138)以会宁府为上京,故址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太宗时始筑城。《大金国志》卷12载,熙宗皇统六年(1146),“以上京会宁旧内太狭,役五路工匠撤而新之,规模仿汴京”。遂有都城之制。

  • 开封县

    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西南四十六里古城村。西汉属河南郡。西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废。景明初复置,属陈留郡,东魏为开封郡治。北齐属陈留郡。隋属荥阳郡。唐贞观初废,延和元年(71

  • 程符山

    即浮山。又名浮烟山。即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二十里符山。《方舆纪要》 卷36平度州潍县: 程符山,“相传公孙宏贫时牧豕处”。乾隆 《潍县志》卷1: 程符山 “原名浮烟山,后以山隶程符社,故名”。

  • 洪山水

    在今山西介休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42介休县: 洪山水在 “县东南二十里。一名石洞水。源出洪山,或谓之胜水,四泉并发,四时不竭。宋文彦博引为东、中、西三渠,灌自城以东数村之田,凡九十余顷,西北流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