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

①周代国名。春秋时灭于齐。故址在今山东沂南县南。《春秋》:闵公二年(前660),“齐人迁阳”。即此。西汉置阳都县。

②一作唐。春秋燕邑。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战国策·齐策二》:“赵可取唐、曲逆”,亦即此。西汉置唐县。

③又名樊、阳樊。春秋周邑,后属晋。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国语·晋语》:“王以阳樊赐晋,阳人不服,文公围之。仓葛曰:阳有夏、商之嗣典,樊仲之官守焉,君而残之,无乃不可乎?”战国属魏,更名河雍。


(1)古国名。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省沂南县南。《春秋》闵公二年(前660年):“齐人迁阳。”即此。春秋时灭于齐为邑。(2)古邑名。又作唐。春秋燕邑。在今河北省唐县东北。《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年):齐高偃帅师纳北燕伯于阳,即此。西汉置唐县。


猜你喜欢

  • 科图

    元代名阔斡秃。在今内蒙古阿巴嘎旗西北那仁宝拉格苏木 (查干敖包) 境。清温达 《亲征平定朔漠方略》 卷22: 清康熙三十五年 (1696),亲征准噶尔噶尔丹。四月,“驾次科图”。魏源 《圣武记》 卷3

  • 五友亭

    在今四川南充市南三十五里青居山上。《舆地纪胜》卷156顺庆府:五友亭“在南充之青居山。游丙题云:明月清风为道友,古典今文为义友,孤云野鹤为自在友,怪石流水为娱乐友,山果橡栗为相保友,是五友者, 无须臾

  • 大寅县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置,属隆城郡。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六十里斗子山。《寰宇记》卷139蓬池县:“大寅县取邑西大寅山为名。”隋属巴西郡。唐武德元年(618)属蓬州,开元二十九年(741)移治斗坛口(

  • 一拉溪

    亦作伊拉齐街。即今吉林永吉县西北一拉溪镇。清光绪《吉林通志》卷15吉林府《屯镇》:正西“八十里伊拉齐街。街东西有石桥各一”。民国熊知白《东北县治纪要》吉林永吉县: “县属一拉溪,在县市往伊通道路上。”

  • 白河街

    一名龙王庙。即今河南嵩县南一百一十二里白河乡。清乾隆《嵩县志》卷12《市镇》:白土街“为嵩境西鄙,嵩境重山渐童,惟白河白土街尚饶材木”。

  • 洪池岭

    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乌鞘岭。《晋书·苻坚载记》: 东晋太元元年 (376),苻秦梁熙等伐张天锡于姑臧。“天锡又遣将军掌据率众三万,与马建阵于洪池”。即此。

  • 大黑山堡

    清置,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南大虎山镇。《清一统志·锦州府二》:小黑山堡“东十里有大黑山堡,俱周二里余”。

  • 其章镇

    亦作奇章镇。北宋于废其章县置,属曾口县。在今四川巴中市东北奇章乡。

  • 天全州

    清雍正八年(1730)改天全六番招讨司置,属雅州府。治所在碉门城(今四川天全县)。咸丰《天全州志》卷1:天全山“在治北四十里。州因此山名也”。1913年改为天全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天全六番招

  • 桃花坞

    ①在今江苏吴县城西北隅。《清一统志·苏州府一》 “桃花坞” 条引陈沂 《南畿志》: “桃花坞在阊门内北城下。宋时为枢密章楶别业。后为蔬圃。明唐寅于此地筑桃花庵。”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唐李白有 《忆秋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