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陵川县

陵川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泽州。治所即今山西陵川县。《元和志》 卷15: “因川为名。” 大业初属长平郡。唐属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 废,后复置陵川县。清雍正六年 (1728) 属泽州府。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在山西省东南部、太行山南端,东南临河南省。属晋城市。面积1751平方千米。人口25.2万。辖3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崇文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割高平地置陵川县,属泽州。《读史方舆纪要》:陵川县“以县多陵阜而名”。又《山西历史地名录》:“以县有陵阳水,故名陵川。”大业初属长平郡。唐武德初属盖州,贞观元年(627年)改属泽州。北宋、金属泽州。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并入晋城县,后复置陵川县。明因之。清属泽州府。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长治专区,1958年陵川县再并入晋城县,1961年恢复原制。1967年属晋东南地区,1985年属晋城市。地处太行山腹地。香磨河、南峪河、廖东河、原平河、北召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豆类、薯类为主。盛产党参。矿产有煤、铁、硫黄、铝土、硅、铜、铅、水晶石、石膏、云母、大理石等。工业有煤炭、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造纸、陶瓷、纺织等。沁辉、陵长、陵晋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崇安寺、真泽宫、佛山、黄围灵湫等。


猜你喜欢

  • 淡水厅

    清雍正元年 (1723) 置,属台湾府。寄治彰化县城。九年 (1731) 移治竹堑 (今台湾省新竹县)。辖境相当今台湾新竹、宜兰以北地区。光绪元年 (1875) 裁厅,改设新竹县。清雍正元年(1723

  • 梵衍那国

    即帆延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罗烂城(今阿富汗喀布尔市西巴米安)。《新唐书·西域传》:“帆延者,或曰望衍,曰梵衍那。”

  • 西溪汛

    清置,即今贵州黔西县西五十里西溪乡。旧有外委驻守。

  • 青雀山

    即鸟鼠山。在今甘肃渭源县西南十五里。《元和志》 卷39渭州渭源县: “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县 (旧治) 西七十六里。渭水所出,凡有三源并下。其同穴鸟如家雀,色小青; 其鼠如家鼠,色小黄。”

  • 仓池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汉长安故城西。《水经·渭水注》:“(仓)池在未央宫西,池中有渐台。”《北史·苏绰传》:西魏大统初,宇文泰“往昆明池观鱼,行至城西汉故仓地(池),顾问左右,莫有知者……乃召绰问,具以状

  • 天井汪

    在今山东费县南四十里。《方舆纪要》卷33费县:天井汪,“《志》云:源自平地涌出,其下流即涑水也”。

  • 罗岩州

    亦作罗严州。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 (昂州)。后改属雅州都督府。北宋属黎州。后废。唐置,治今四川省泸定县北,为雅州都督府所属羁縻州。后废。

  • 武江县

    ①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笼州。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境。唐末废。②即武功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南武连镇南五里。《南齐书·州郡志》 作 “武江” 县。

  • 神居山

    又名天山。即今江苏高邮市西南六十里天山乡之土山。《寰宇记》 卷130高邮县: “土山在县西南。按 《南兖州记》 云,高邮界有土山,上有土井、石臼,山下之人时见人着朱高冠,徘徊井侧。或云古列仙之宅焉。《

  • 海宁郡

    南朝陈永定二年 (558) 析吴郡置,属扬州。治所在盐官县 (今浙江海宁市盐官镇南海中)。辖境相当今浙江海宁市、海盐县、平湖市、上海市金山县及王盘山以北杭州湾洋面 (时为陆地)。寻废。南朝陈永定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