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田山

青田山

在今浙江青田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4青田县: 青田山在 “县治西北一里。有泉石之胜,县以此名”。


猜你喜欢

  • 洪家关

    即今湖南桑植县北二十八里洪家关白族乡。《清一统志·永顺府》: 洪家关 “在桑植县北”。为贺龙元帅故乡。集镇名。在湖南省桑植县南部、洪家关河畔。洪家关白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1100。明时土司于县境北部

  • 鸿口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 (前521),“齐师、宋师败吴师于鸿口”。杜注: “梁国睢阳县东有鸿口亭。”春秋宋地。在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前521年):“齐

  • 城固南城

    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汉水南。《水经·涔水注》: “涔水即鬵水也,东北流径城固南城北,城在山上,或言韩信始立,或言张良创筑,未知定所制矣。义熙九年,索邈为梁州刺史,自城固治此,故谓之南城。城周七里,衿涧带谷

  • 率督畔窟之地

    在今黑龙江省海伦市西南。《金史·世宗纪》: 二十五年 (1185) 四月甲子,“诏于速频、胡里改两路猛安下,选三十谋克为三猛安,移置于率督畔窟之地,以实上京”。即此。

  • 齐城

    ①在今江西南昌市东南。顾野王《舆地志》:“齐城在州东陆路二十里。吴大帝太元二年,立孙奋为齐王,都武昌。诸葛恪执政,徙奋居于此。”《水经·赣水注》:“(豫章)郡东南二十余里又有一城,号曰齐王城,筑道相通

  • 内三关

    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倒马关(在今河北唐县西北)、紫荆关(在今河北易县西北)。明代对沿内长城三个关的总称。即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西北)、倒马关(今河北唐县西北)

  • 溉源山

    即古覆甑山。又名塔山。今山东潍坊市东南四十里溉源山。《寰宇记》 卷18潍州北海县: 溉源山 “山形如塔,旧名塔山。《地理志》 云: 覆甑山,溉水所出。《水经注》 云,溉水出塔山。是山有二名,故两存焉。

  • 载阳桥

    在今安徽太湖县西。《方舆纪要》 卷26太湖县: 载阳桥 “在县西三里。造舟为梁,南通望江,西通宿松、黄梅”。

  • 孝昌城

    在今山东曹县西四十里。北魏侨置沛郡于此。《魏书·地形志》 沛郡:“兴和二年置,治孝昌城。”

  • 苍陵堰

    在今河南汝南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汝阳县“贾侯渠”条下:“又城西南有苍陵堰,唐刺史夏夔堰汝水灌田千顷。今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