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颍上县

颍上县

隋大业二年 (606) 置,属汝阳郡。治所在郑城 (今安徽颍上县南)。《寰宇记》 卷11颍上县: “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 唐属颍州,武德四年(621) 移治今颍上县。宋属顺昌府。金属颍州。清属颍州府。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在安徽省西北部。属阜阳市。面积1859平方千米。人口151万。辖21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为楚慎邑。汉置慎县,治今颍上县西北,属汝南郡。隋大业二年(606年)于古郑城置颍上县,治今县南,属汝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移今治。《太平寰宇记》颍上县:“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宋属顺昌府,元、明属颍州,清属颍州府。1914年属淮泗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阜阳专区,1952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71年属阜阳地区,1996年属阜阳市。地处淮北平原南部,淮河流经县境南缘;颍河纵贯中部,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稻、大豆、甘薯。特产有南照优质大米、西三十铺“三粉”和谢桥、江口、润河兔毛。有谢桥煤矿及化肥、造纸、玻璃等工业。105国道和102省道经此。名胜古迹有管鲍祠、甘罗墓、清凉寺、西古城遗址和小张庄公园、淮上公园、南湖公园。建有黄坝孜暴动烈士纪念碑。


猜你喜欢

  • 金盘山

    ①在今湖南望城县西,接宁乡县界。《方舆纪要》 卷80善化县 “岳麓山” 条下: 金盘山 “在善化县西北七十里。山高逼空,一峰突出,四围环绕如盘”。②亦名仙门山。在今四川大竹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16

  • 蒲原郡

    亦作蒱原郡。西魏恭帝二年 (555) 置,属邛州。治所在广定县 (今四川蒲江县北一里)。隋开皇初废。西魏置,治广定县(今四川蒲江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蒲江县和名山县东部。隋开皇初废。

  • 凌云 (雲) 寺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二里凌云山。寺以山名。因寺左侧有世界最大的弥勒石刻像乐山大佛,亦名大佛寺。寺始建于唐,元代寺毁。明洪武八年 (1375) 重建,明末又遭兵燹。清康熙六年(1667) 重建。此后又多次修

  • 博辽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琼州。治所在今海南省万宁县南。寻属崖州。龙朔二年 (662) 属万安州。唐末废。古县名。唐贞观五年(631年)置,治今海南省万宁市南,属万安州。唐末废。

  • 放生铺

    即今四川乐至县西北二十五里放生乡。清光绪 《乐至县志》 卷2: 咸丰十年 (1860),“张逆(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 复夥彭匪犯县西放生铺、高寺场等处”。

  • 商任

    春秋晋邑。在今河北任县东南。《春秋》:襄公二十一年 (前552),“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邾子于商任”。顾栋高 《大事表》 谓今安阳县 (今安阳市) 有卫商任地。古邑名。又作任

  • 白山马驿

    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方舆纪要》卷31长山县:“白山马驿在城北门外,旧置递运所于此,今革。”

  • 纳仓宗

    即先家城。今西藏申扎县治。

  • 桃源驿

    在今江苏泗阳县北四十余里。《方舆纪要》卷22淮安府桃源县: “桃源驿在县北四十里,与崇河桥相近,陆道所必经也。”

  • 大城固

    即今陕西城固县。《水经·沔水注》:“汉水又东径小城固南,州治大城固。”《水经注疏》“会贞按”引《寰宇记》谓:“东晋末,梁州移理城固,即上大城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