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场
即今四川华蓥市西南高兴镇。清光绪《岳池县志》 卷3: 高兴场 “离城九十里,即高店子”。
即今四川华蓥市西南高兴镇。清光绪《岳池县志》 卷3: 高兴场 “离城九十里,即高店子”。
在今河南登封市城西北十二里会善寺西侧。是唐代净藏禅师的墓塔。建于唐天宝五年(746)。为单层单檐亭式仿木构砖塔。平面呈八角形,立于一高大的砖砌台基之上。塔身下层为须弥座。南面辟单券门,由门可入塔心室。
五代唐同光元年(923)改灵昌县置,属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滑县西南。北宋治平三年(1066)废入白马县。古县名。五代唐改灵昌县置,治今河南省滑县西南。属滑州。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废入白马县。
在北宋燕山府城内(今北京城西南隅)。《续资治通鉴》: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徽宗“次燕山府,馆于延寿寺”。即此。在北宋燕山府城内(今北京城西南隅)。金天会五年(1127年)劫宋徽宗至燕山府,“馆于
即梁榆水,今山西和顺县南梁余河。《方舆纪要》 卷43和顺县: “榆水在县西。”
亦作百岁山。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方舆纪要》卷73平茶洞长官司:白岁山在“司西三十里。高耸插天。土人以山积雪则有年,故名”。
在今湖南安乡县东。《方舆纪要》 卷77安乡县 “大鲸湖” 条下: “景港在县东北四十里。上通荆江,下达洞庭湖。一名景源港。” 《清一统志·澧州一》: 景港河 “自荆州府公安县四水口分流,至县界灵石湖南
①一作汶水。即今岷江。《战国策·燕策二》:“蜀地之甲,轻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建兴十四年(236),“后主至湔,登观阪,看汶水之流”。又《水经·江水注》:“江水又径汶江道
在今广东紫金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3永安县: 琴江“在县东。有二源,皆出县东九十里之琴岭,分为南北,合而为神江 (琴江)。亦曰神冈水”。东北流为梅江。
在今四川天全县北。清咸丰《天全州志》卷1:天全山“在治北四十里。州因此山名也。长十里,首抵铜斗峡,尾抵龙峡,峭拔千寻,干霄直上。其旁大小诸峰相连旋绕,环拱内向。其山之支脉衍自灵山”。
即今新疆哈密市西北七角井镇。清李德贻《北草地旅行记》:东盐池“四十里七角井。此为南北二路会合之总口。居民较多,约七八十家”。1929年置七角井设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