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枧
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高枧乡。1938年12月,国民党崇阳县长郎维汉收买叛徒,里应外合,搞垮了驻高枧的抗日大队,许多干部被杀害。
集镇名。在浙江省三门县城西南、上山南麓。高枧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100。 传高姓居枧水(今名三井坑)旁得名。产毛竹、茶叶。有橡胶、塑料、五金、交通设备等厂。甬台温高速公路经此,杭温公路与甬临公路交会于此,为三门县重要交通要地。村东有东晋始建之多宝讲寺。
即今湖北崇阳县南高枧乡。1938年12月,国民党崇阳县长郎维汉收买叛徒,里应外合,搞垮了驻高枧的抗日大队,许多干部被杀害。
集镇名。在浙江省三门县城西南、上山南麓。高枧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3100。 传高姓居枧水(今名三井坑)旁得名。产毛竹、茶叶。有橡胶、塑料、五金、交通设备等厂。甬台温高速公路经此,杭温公路与甬临公路交会于此,为三门县重要交通要地。村东有东晋始建之多宝讲寺。
西汉高祖五年 (前202) 以九江、衡山、庐江、豫章四郡置,治所在六县 (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十一年 (前196) 徙治寿春县 (今寿县)。文帝七年 (前173) 废。十六年 (前164) 以
在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91德清县: “荷叶浦寨在县东北二十七里。宋嘉定间置,设巡司于此。” 明初移治今新市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钱桥镇。明洪武 《无锡县志》: “西: 开原乡二十三都有钱桥。” 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无锡县西有 “钱桥镇”。(1)在上海市奉贤区南部。面积17.5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
一作凤边门。又名边门口,简称边门。清置,即今辽宁凤城市南边门镇。《清一统志·奉天府二》:凤凰城边门在“凤凰城西南十里”。
即今广东揭阳市北之北河。《清一统志·潮州府》:北溪“在揭阳县城北。有二源:一出长乐县界,一出嘉应州界,合流经飞泉、贵人诸山。……至浦湾渡合于南溪”。
在今江西乐平市东。《方舆纪要》卷85乐平县:毛桥“在县东十里”。集镇名。在安徽省铜陵县北部。流潭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90。产稻、棉花、小麦、黄麻等。有轮窑、阀门等厂。铜永公路经此。
即淅水。今河南卢氏、西峡、淅川县境之老灌河。《水经·丹水注》: “析水出析县西北宏农卢氏县大蒿山,南流径修阳县故城北,……南流入丹水县,注于丹水,故丹水会均,有析口之称。” 《元和志》 卷21邓州内乡
在今甘肃临洮县南。《方舆纪要》卷60临洮府:邦金川在“府南六十里。西流合于洮河。宋元祐中,种谊等击鬼章,夜济邦金川,至铁城,黎明大破之,即此”。
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八十里。《宋史·王全斌传》:乾德三年(965)伐蜀,“命史延德分兵趋来苏,造浮梁于江上, 蜀人见梁成, 弃砦而遁”。
又名龙山。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八里。《清一统志·泰安府一》:龙山“《旧志》:一名金螺山,亦曰白佛山”。山南有石窟造像。共三窟:隋窟在中,称“大佛洞”,正中圆雕释迦结跏趺坐像,高4.7米,斜披袈裟,赤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