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桥
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鲁桥镇。《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 (869),徐州叛卒庞勋等作乱,“曹翔之退屯兖州也。留沧州卒四千人戍鲁桥”,即此。古泗水经此,有桥。故有鲁桥之名。
即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鲁桥。《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869年),曹翔讨庞勋,闻魏博军败,退保兖州,“留沧州卒四千人戍鲁桥”,即此。
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鲁桥镇。《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 (869),徐州叛卒庞勋等作乱,“曹翔之退屯兖州也。留沧州卒四千人戍鲁桥”,即此。古泗水经此,有桥。故有鲁桥之名。
即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鲁桥。《资治通鉴》:唐咸通十年(869年),曹翔讨庞勋,闻魏博军败,退保兖州,“留沧州卒四千人戍鲁桥”,即此。
即今江西横峰县东黄藤桥。《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黄藤港 “在兴安县东十里,亦溪涧诸水会流处,南流入信河。其水汹涌,每漂没民田。明万历中,知县郎文焕缘港筑坝,潴水溉田,民受其利”。
明宣德三年(1428)置,属金峒安抚司。治所在今湖北咸丰县北。后废。
西晋置,属高兴郡。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南。后属高凉郡。《寰宇记》 云: 县以漠阳江为名。南朝梁废。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治今广东省阳春市西南漠阳江西。初属高兴郡,后属高凉郡。南朝梁废。
唐建。在今浙江杭州市。白居易有诗。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唐白居易有诗。
简称伊吾。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四堡。为匈奴呼衍王庭。《后汉书·西域传》:“伊吾地宜五谷、桑麻、蒲萄。其北又有柳中,皆膏腴之地。故汉常与匈奴争车师、伊吾,以制西域。”简称伊吾。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
唐改戎成县置,属藤州。治所即今广西苍梧县(龙圩镇)。永徽中属梧州。光化四年(901)属桂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废。次年复置,属梧州。熙宁四年(1071)废入苍梧县。即“戎成县”。
明置,属广宁卫。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西南五十里闾阳回族满族镇。明 《辽东志》 卷2“驿传”: 闾阳驿在 “广宁城南五十里,千户潘英重修”。清高士奇 《扈从东巡日录》 卷上: 清康熙二十二年 (168
即今广西百色市西北汪甸瑶族乡。清属凌云县,有外委戍守。
唐汴州城南门。在今河南开封市。《资治通鉴》: 唐中和四年 (884),朱温围攻李克用于汴州城内上源驿,“克用登尉氏门,缒城得出”。唐汴州城(今河南开封市)南门。因南与尉氏县相通得名。《资治通鉴》:唐中
①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新镇(七星关)。《明史·地理志》 茂州:“又南有七星关。”《清一统志·茂州》:七星关“关前山有小孔七,大孔一,穿山而成,如七星伴月然,故名。关南栈道临江倚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