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鸣沙县

鸣沙县

①北周改敦煌县置,为敦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元和志》 卷40敦煌县: 鸣沙县“以界有鸣沙山,因以为名”。隋大业二年 (606) 复为敦煌县。

②隋开皇十九年 (599) 置,为环州治。治所即今宁夏中宁县东北鸣沙镇。大业三年 (607) 属灵武郡。唐属灵州。《元和志》 卷4鸣沙县: “西枕黄河,人马行经此沙,随路有声,异于余沙,故号 ‘鸣沙’。” 神龙二年 (706) 冬移治废丰安城 (今宁夏中宁县西北石空堡附近)。大中三年 (849) 仍还旧址。元初升为鸣沙州。


(1)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鸣沙镇。北周保定二年(562年)为会州治。建德六年(577年)废州,改县为镇。隋开皇十九年(599年)复置,为环州治。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属灵武郡。唐神龙二年(706年)后多次被突厥、吐蕃攻陷,移治废丰安县城(今青铜峡市西南黄河东岸)等处。大中三年(849年)还旧治。北宋开宝间废。咸平中地入西夏,复置。元初升为州。(2)北周以敦煌县改名,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属沙州。隋大业初复名敦煌县。


猜你喜欢

  • 罗悃亭

    即今贵州罗甸县西南罗悃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 卷3罗斛州判: “罗悃、床井、沟亭、逢亭、上隆、罗苏、赖石各亭,虽非膏壤,水旱皆可有收。”

  • 怀政郡

    北齐置,属西汾州。治所在昌化县(今山西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县地。北周建德六年(577)改离石郡。北齐置,治离石镇(天保三年〔552年〕改为昌化县,今山西吕梁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吕梁、柳林、中

  • 后港河

    在今江西都昌县北六十里。《清一统志·南康府一》:后港河“其水自中堡各山垅,曲折逶迤,流会北庙湖水,至黄沙滩入鄱阳湖。有九十九湾。春夏水涨,广通舟楫”。

  • 孟爱府

    元至元三十一年 (1294) 于孟爱甸置孟爱等甸军民府,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缅甸景栋东北孟开。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后废。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置,治今缅甸掸邦景栋东北孟开。属临安广西元江

  • 基城县

    北周武成元年 (559) 置,为祐川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四十八里理川镇。隋开皇九年 (589) 废。义宁二年 (618) 复置。唐属岷州,先天元年 (712) 改名祐川县。古县名。北周武成元年

  • 百连山

    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百连山在“(麻响长官)司北二里”。

  • 雪窦山

    在今浙江奉化市西北四十里。《舆地纪胜》卷11庆元府: 雪窦山 “在奉化县西,上下有亭三,曰飞雪、曰妙峰、曰漱玉。丹碧照烂,飞檐鳞鳞,蔚在青嶂间,晨霞暮霭,遮露万状,尤为胜概”。南宋理宗时曾改名应梦山。

  • 单单大岭

    古称盖马大山。即今朝鲜东北部之狼林山脉。 《后汉书· 东夷列传 · 》: 西汉昭帝时, “自单单大领已东, 沃沮、貊悉属乐浪”。 即此。古山名。即今朝鲜平安南道、黄海道

  • 汤上村

    在今山东即墨市东。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即东县治此。

  • 沙村县

    南朝宋元嘉中置,属建安郡。治所即今福建沙县东古县。隋开皇初改名沙县。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中置,治今福建省沙县东古县村。属建安郡。隋开皇初改名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