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鸳鸯泺

鸳鸯泺

又名昂吉泺。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周八十里,其水停积不流。自辽、金以来为飞放之地。《金史·地理志》 抚州柔远县: “昂吉泺又名鸳鸯泺。” 又 《太祖纪》: 天辅六年 (1122),自泽州“次鸳鸯泺”,次年自儒州至 “鸳鸯泺”。明代称集宁海子。


古湖名。即今河北省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辽代诸帝春猎之所。元周伯琦《上京扈从诗后序》云:“其地南北皆水泺,势如湖海,水禽集育其中,以其两水,故名鸳鸯。或云水禽唯鸳鸯最多。”圣宗统和二十年(1002年)始游猎于此。以后兴宗、道宗、天祚帝均至此游猎。金天辅六年(1122年)宗翰追袭天祚帝于此,天祚帝奔西京。


猜你喜欢

  • 沙巴尔台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清乾隆十九年(1754)巴林右旗自大板镇迁治于此。“沙巴尔台”,蒙古语意为有淤泥。1912年巴林右旗复迁回大板镇。

  • 温都尔庙

    即今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东南朱日和镇。1947—1958年苏尼特右旗迁驻于此。

  • 河东山西道宣慰司

    元初置,属中书省。治所大同路 (治今山西大同市)。辖境相当今山西及内蒙古河套至集宁市一带。明洪武二年 (1369) 改为山西等处行中书省,移治所太原府 (今山西太原市)。元置,治大同路(今山西大同市)

  • 南州津

    即采石津。在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采石矶江口。《陈书·宣帝纪》: “自今有罢任之徒,许分留部下; 其已在江外,亦令迎还,悉住南州津里安置。”又称南津。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采石。南朝梁普通七年(526年)

  • 东柯谷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五十里。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一曰:“传道东柯谷,深藏数十家。”唐乾元二年(759)杜甫弃官寓秦州时曾居此。南宋开禧二年(1206),宋、金曾战于此。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唐乾元二年

  • 辽中京遗址

    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附近。辽统和二十五年(1007)建,为中京道大定府治,又为辽陪都之一。《辽史·地理志》:“皇城中有祖庙,景宗、承天皇后御容殿。城池湫湿,多凿井泄之,人以为便。”宋王曾《上契丹事

  • 贡噶岭山

    即今四川稻城县南贡嗄山。贡噶岭县以此名。民国杨仲华《西康纪要》:“贡噶岭雪山,在贡噶废县南。”

  • 苏温河卫

    明永乐四年(1406)置, 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依安县东南双阳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四年(1406年)置,治所确址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嫩江以东呼裕尔河南支双阳河流域。后废。

  • 八寨汛

    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清时设八寨汛。

  • 人头山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68昭化县:人头山在“县西四十里。山巅突出,宛若人头”。因名。《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元年(930),王弘贽等“引兵出人头山后,过剑门之南,还袭剑门克之”。即此。在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