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梅县

黄梅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新蔡县置,属蕲州。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元和志》 卷27黄梅县: “因县北黄梅山为名。” 大业初属蕲春郡。唐属蕲州。元属蕲州路,徙治今黄梅县。明属蕲州。清属黄州府。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1932年直属湖北省。驰名中外的黄梅戏发源于此。


在湖北省东南部、长江北岸,东邻安徽省。属黄冈市。面积1701平方千米。人口97.7万。辖12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黄梅镇。南朝齐置永兴县,治今县西北,属齐昌郡。隋开皇初改永兴县为新蔡县,十八年(598年)又改新蔡县为黄梅县。因当地黄梅山多梅得名。《大明一统志》:黄州府黄梅山“在黄梅县西四十里。其山多梅,故名。隋以此山名县”。属蕲州。元初移治今址,属蕲州路。明仍属蕲州。清属黄州府。1914年属江汉道,1927年直属省。1949年属黄冈专区,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地处大别山低山丘陵向长江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属北温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和棉花。富水产。紫云茶为地方名茶。矿产有铁、锰、磷、重晶、石灰石、钾长石、花岗石、石英等。工业有钢铁、机械、化肥、纺织、食品、建材等。京九、合九铁路在此相交。沪蓉高速公路与昌九高速公路在此相接,105国道经境。长江通航。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红十五军诞生地、五祖寺、四祖寺等。为黄梅戏剧种发源地。


猜你喜欢

  • 女思谷水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为易水支流。《水经·易水注》:女思谷水“出西南女思涧,东北流注于易,谓之三会口”。

  • 大佛寺

    ①即大慧寺。在今北京市西直门外魏公村。②又名定明院、南禅寺。唐建,在今四川潼南县西五里定明山大佛岩。《舆地纪胜》卷155遂宁府:定明院“在青石县三里。唐咸通中建。前依岩石,大像高八十尺。下临江流。僧德

  • 沙埕堡

    一作沙城堡。即今福建福鼎县东南沙埕镇。三面俱海,为征榷要冲,商民辐辏。《明通鉴》附编:清顺治六年(1649)春正月,“(明)鲁王次福宁之沙埕”,即此。又作沙城堡。即今福建省福鼎市东南沙埕镇。三面俱海,

  • 吐纥山

    在今黑龙江省西北境小兴安岭北端。《北史·室韦传》:“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定居。”即此。

  • 百旺堆镇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西南六十里螺百乡。

  • 陆家集

    即六家集。今河南范县东三十八里陆集乡。明嘉靖《濮州志》卷1:范县有“陆家集”。

  • 终南山

    又名南山、中南山、太一山。即今陕西省秦岭山脉。东西走向,海拔2000—3000米。《尚书·禹贡》: “终南、惇物,至于鸟鼠。” 《诗经·秦风》:“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皆此。在陕西省西安市南。晋潘岳

  • 主簿山

    ①在今安徽歙县北二十里。《新唐书·地理志》:歙县“有主簿山”。《舆地纪胜》卷20徽州:主簿山“即飞布山,在歙县。《新安记》云:昔寇乱,县主簿率百姓保此山获全,因名。唐天宝间改名飞布”。②在今安徽祁门县

  • 隆安县

    ①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高安县置,属爱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清化县东南。大业初属九真郡。唐武德五年 (622) 为安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爱州,先天元年 (712) 改为崇安县。②明嘉靖

  • 那骨堡

    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清一统志·广州府》:那骨堡“在新宁县西南。本朝乾隆二十一年设县丞,三十一年移驻大澳”。在今广东省台山市西南。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设新宁县县丞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