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周墓
在今福建漳浦县北一里北山。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 (又作幼玄),号石斋,漳浦人。明天启进士。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南京失守,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隆武帝,往江西募兵抗敌,为清兵所俘。清顺治三年 (1646) 在南京被杀,四年后归葬于此。《清一统志·漳州府》: 黄道周墓“在漳浦县北一里北山演武亭后。墓侧又有道周门人别驾毛玉洁,六合人; 兵部主事赵士超,闽县人; 中书蔡春溶,龙溪人; 中书赖继谨,和平人,皆从道周死于金陵,邑人赵之璧等收其首领归,合葬于此,称四君子墓”。
在今福建漳浦县北一里北山。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 (又作幼玄),号石斋,漳浦人。明天启进士。南明弘光帝任为礼部尚书。南京失守,与郑芝龙等在福建拥立隆武帝,往江西募兵抗敌,为清兵所俘。清顺治三年 (1646) 在南京被杀,四年后归葬于此。《清一统志·漳州府》: 黄道周墓“在漳浦县北一里北山演武亭后。墓侧又有道周门人别驾毛玉洁,六合人; 兵部主事赵士超,闽县人; 中书蔡春溶,龙溪人; 中书赖继谨,和平人,皆从道周死于金陵,邑人赵之璧等收其首领归,合葬于此,称四君子墓”。
1928年改导河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1950年迁治韩家集,即今治。在甘肃省中部、大夏河下游,西邻青海省。属临夏回族自治州。面积 1212 平方千米。人口37.6万,有汉、回、东乡、撒拉
即今浙江淳安县西南狮城镇南凤林港。南宋建炎初置巡司于此。
一名神山岭。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昌化大岭。《寰宇记》 卷169儋州洛场县: “浴泊石神在昌化县 (治今昌城镇) 西北二十里。石形如人帽,其首面南。侧有桔、柚甘香,云不可携,去即黑雾暴风骇人。池中
在今陕西富平县东北十里旧县村。唐开元中徙富平县于此。元废。
在今山东定陶县东北。《尚书·禹贡》: “导菏泽”; 又说: 济 “溢为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即此。古济水所汇,东出为菏水。唐时名龙池,亦称九卿陂。金、元以后遂堙。古湖名。又称荷泽。在今山东省定
在今湖南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马希广遣“步军指挥使韩礼将二千人屯杨柳桥,扼栅路”。即此。在今湖南省长沙市西。《资治通鉴》: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楚马希萼攻潭州,军湘西
在今江西庐山五老峰东北。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状。”《舆地纪胜》卷25南康军:九叠屏“在五老峰之侧,唐李林甫女学道此山。山九叠如屏”。宣统补刊《庐山志》引桑乔《
即先家城。今西藏申扎县治。
在今江西修水县城内。原为商会办公楼,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两边有厢房。1927年9月上旬,秋收起义部队主力、以卢德铭为总指挥的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驻此。现有修水秋收起义纪念馆。
北周闵帝改什方县置,属广汉郡。治所即今四川什邡县。武帝时省入雒县。古县名。北周闵帝改什方县置,治今四川省什邡市。属广汉郡。武帝废入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