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风峒
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湘赣边界附近。南宋嘉定元年 (1208)、二年 (1209) 以罗世传、李元砺为首的瑶、汉饥民先后在此起义。
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湘赣边界附近。南宋嘉定元年 (1208)、二年 (1209) 以罗世传、李元砺为首的瑶、汉饥民先后在此起义。
即堰头镇。即今山东济南市北洛口镇。《清一统志·济南府三》:堰头镇“在历城县东北二十里。亦曰下泺堰,亦曰泺口。即泺水入大清河处,筑堰以分其流”。即“堰头镇”。
明洪武七年(1374)改阳地隘宣慰司置,属龙州。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北隘口藏族乡。清仍置长官司,属龙安府。后废。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即今云南安宁市。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卷1:“蛮云阿宁部。初,东川罗罗阿宁者牵牛过此,牛舐地不去,取土得咸鹾,后掘地为盐池, 因以阿宁名郡,元改为安宁州。”
在今河南襄城县南十五里。《魏书·地形志》 汉广郡高阳县: “有高阳山。” 《清一统志·许州》: 高阳山 “山麓多泉,足资灌溉”。
即龙额县。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作龙赖县。
即今湖北阳新县北与大冶市交界处之大冶湖。《方舆纪要》卷76兴国州“海口湖”条下:“源湖在州西北七十里,武昌、大冶二县山谿之水汇流于此,入大江。”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十里黄悦岭东南麓。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词人。绍兴进士。曾任建康留守。其词风格豪迈。《清一统志·江宁府》:张孝祥墓“在江浦
今广东徐闻县西南角尾镇。《舆地纪胜》卷118雷州徐闻县:“徐闻县仍将隶角场作县治。本县于乾道七年复置。”
简称陕西行省。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分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置,治所在安西路 (后改为奉元路,治今陕西西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全省、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明洪武二年 (1369)
①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40忻州“程侯山”条下:“西北十五里有云中山。下有谷, 云中水出焉。山之北即崞县界。”②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北。《清一统志·绛州一》:云中山“高出云汉,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