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鹄山

龙鹄山

亦作龙鹤山。在今四川丹棱县北。《方舆纪要》卷71丹棱县:龙鹄山“在县北十五里。山高耸。宋李焘父子读书于此。一名龙鹤山”。《清一统志·眉州》:龙鹄山“上有天柱峰,下有龙涎洞。宋李焘少时读书于此,筑室曰巽岩。子壁、��亦读书于此。孝宗御书‘龙鹄山’三大字石刻尚存”。今山半有唐开元间道教摩岩造像数十龛,天宝九年松柏铭石刻。孝宗书与“龙鹄山”三大字犹存。山下有李焘墓。


猜你喜欢

  • 重山

    ①在今江西上饶、横峰二县北。《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重山 “在兴安县北八十里。其脉由上饶县灵山来, 重峦叠��, 岧峣峻绝。宋谢枋得筑室读书其下,因自号叠山”。②在今河南

  • 红沙堡

    明置,属镇番卫。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二十五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红沙堡“城周一里有奇,明万历九年因旧开筑”。清初裁。

  • 卓尼设治局

    1937年以卓尼土司辖地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卓尼县。1950年改为卓尼自治区。1953年设卓尼县。以清卓尼土司而得名。1939年由卓尼土司辖地改置,治卓尼(今甘肃卓尼县柳林镇)。1950年升卓尼

  • 汉口城

    一名梁城。南齐中兴元年(501)萧衍筑。在今湖北武汉市汉口城区。《梁书·武帝纪》:“高祖筑汉口城以守鲁山。”即此。《方舆纪要》卷76汉阳县:梁城“在府城东北。今大别山横顶城即其旧基”。在今湖北省武汉市

  • 陈陶斜

    即陈涛斜。在今陕西咸阳市东。杜甫《悲陈陶》诗:“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即“陈涛斜”。

  • 新巴尔虎左翼旗

    清乾隆年间建旗,属黑龙江将军。其后驻地在阿穆古朗 (今阿木古郎镇)。1945年划归兴安省。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属呼伦贝尔盟。1955年改称新巴尔虎左旗。

  • 新江

    ①在今江西萍乡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7萍乡县: 新江 “唐咸通中郡守颜遐福奏开,以通湖南,才十余里而辍。故迹犹存”。②即今广东西江支流新兴江。源自广东新兴县,北流至高要市东入西江。《寰宇记》 卷

  • 犍为山

    一名大鹿山。在今四川犍为县东南岷江东。《旧唐书·地理志》 犍为县: “以 (犍为) 山为名。” 嘉庆 《犍为县志》 卷1: 犍为山 “在县南十五里,形如伏犀。昔人以犍名县,盖象此山从健牛之义。旧云:

  • 化召县

    南朝梁、陈间于废宋元县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隋开皇十年(590)废入新会县。

  • 大悟山

    古名大伍山。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南与孝昌县交界处。《方舆纪要》卷77孝感县:大悟山在“县东北百三十里。高二百余丈,广六里,上有平畴可耕种,其下为狮子岩。一名上界山”。在湖北省孝感市东北与大悟县交界处。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