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渤海国十卫之一右熊卫次官,置一人。
官名。明清宗人府、都察院、通政司以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府所属经历司之主官。掌往来文移之事。每司设一至二人不等。明朝宗人府、都察院、通政司所属者分别为正五品、正六品、正七品,清朝则为正六品、从六品、正
官名。见“司卫寺”。
春秋时晋国的建制步兵。晋国地处深山,与戎狄为邻,在其壮大过程中曾长期与戎狄族交往,吸取了戎狄族步兵善战的经验,于鲁僖公十年(即晋惠公元年, 公元前650年)建立了步兵部队——左行和右行,隶属于太子申生
官名。即左校令。
清朝地方府、州、县辅佐官对主官之尊称。
官名。明制,鸿胪寺有司宾署,掌管外国朝贡使节的接待,按其等级而教其拜跪仪节。主官有署丞一人,正九品。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隶下大夫掌蛮隶中士佐官,正一命。
武散官名。明置,武官正三品,升授。武散官名。明置,为正三品升授之阶。
官名。即盐州使,领八牧监,掌其马牧孳课之事。设丞二人以佐其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