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王府

东王府

官署名。太平天国官爵不分,前期诸王都设置一套大体相同的王府机构,以处理国家政务。东王府设官如下:六部尚书,掌理政务,称东殿吏部尚书、东殿户部尚书、东殿礼部尚书、东殿兵部尚书、东殿刑部尚书、东殿工部尚书,各十二人,计七十二人。由于东王杨秀清担任军师,总理国政,所以东王府的六部是国家实际上的政务中心。承宣,掌发号施令,自东殿左一承宣、东殿右二承宣至东殿左二十三承宣、东殿右二十四承宣,计二十四人。仆射,主侍服食起居,自东殿左一仆射、东殿右二仆射至东殿左三十一仆射、东殿右三十二仆射,计三十二人,由童子充任。掌门,有东殿左右掌门,计二人。引赞,掌引见赞礼,自东殿左一、右二至左七、右八引赞,计八人。东殿大旗手,掌军中大旗,计一人。指使,为牌刀手的头领,称东殿左一指使、右二指使,共二人。东殿参护,即牌刀手,担任出入侍从,共一千六百人。典东舆长,正副各一,共二人。典官,掌典领各务,有典东舆八百人,典东马八十人,典东龙三百人,典东彩三百人,典东乐二百四十人,典东锣三十二人,典东炮二十四人,典东更二十人,典东牢四人,典东刑四人,典东袍二人,典东靴二人,典东厨二人,典东水二人,典东柴二人。东王府属官总计三千五百五十七人。西王早死,属官仅留参护八十人,典西舆一百人,附于东王府。

猜你喜欢

  • 检校太师

    官名。宋设此官,为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 狱司空

    官名,汉置,掌牢狱。应劭《汉官仪》:“绥和元年,罢御史大夫官,法周制,初置司空。议者又以县道官有狱司空,故覆加‘大’,为大司空。”吏名。汉置于诸县,专主监狱。《汉官仪》说:“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罢

  • 县伯

    ①爵名。晋朝、南北朝、唐朝常为“开国县伯”省称。金朝初年置,位郡侯下,正、从四品,章宗承安二年(1197)改郡伯。②官署名。西魏、北周置,属地官府民部。以县伯中大夫为长官,下设小县伯下大夫、小县伯上士

  • 奉信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一班,是最低的一班,大通三年 (529)定制后,仍为最低的一班。

  • 右军

    ①右军统帅代称。周期及春秋战国越、赵等诸侯国置左、中、右三军,故称。《国语·吴语》:“ (越王) 夜中乃令左军右军,涉江鸣鼓。”《史记·赵世家》: “ (武灵王) 二十一年,攻中山。赵袑为右军,许钧为

  • 中下府

    府的等级之一。宋制中下府在辅、望、紧、上、中五等之下,下府之上。参见“望”。

  • 兵马司副指挥

    官名。明清京师五城兵马司之副长官。佐指挥掌司事。明朝于南、北两京之五城兵马司各设一人,秩正七品,隶于指挥。清朝沿设,品秩与明同,并分掌一坊之事。乾隆三十一年 (1766) 东、西、南、北四城移驻城外,

  • 逆命

    ①接受委命。《仪礼·聘礼》: “众介皆逆命,不辞。”郑玄注: “逆,犹受也。”②拒受君命。《左传·昭公四年》: “庄封惟逆命。”

  • 商部会计司

    官署名。清末商部所属四司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掌管商业银行、各业赛会各事,并本部经费报销。置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二人。三十二年,商部改农工商部,改为庶务司。官署名。清末置,属商部。掌管税务

  • 卜师

    官名。① 《周礼》官名。春官之属。位次太卜。一说为周朝置。上士爵。《周礼·春官 · 卜师》:“卜师,掌开龟之四兆。一曰方兆,二曰功兆,三曰义兆,四曰弓兆。”郑玄注:“开,开出其占书也。经兆百二十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