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殷朝始置。西周至战国沿置。指保母、保傅等养育、傅教太子、国君的官员。三国魏王国官属有保,品第六。


官名。(1) 《尚书·君奭》:“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保衡”就是“阿衡”,“”就是“”。《周礼·地官》之属有保氏,掌理劝谏王的过失,以六艺(礼、乐、射、驭、书、数)、六仪(祭祀、宾客、朝廷、丧纪、军旅、车马的容仪)教国子。凡有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等事,王需亲行则随从。平时使属官守卫宫中之巷门。《周礼》所记基本上反映了西周的事实:保氏与师氏性质相同,只是保氏守于内。可知“”是从保育人员发展成的教养监护之官,是西周太保一职的起源。参见“”、“”。(2)春秋时楚国设置,掌辅导太子。《左传·襄公十三年》记楚共王临终时说:“不谷不德,少主社稷,生十年而丧先君,未及师、保之教训。”楚国太子之保,其权甚重,承先王之命,太子有过,可以笞之。

猜你喜欢

  • 寮寀

    官、百官。晋代陆机《陆士衡集十·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汪洋廷阙之傍,昂藏寮寀之上。”江总诗:“畴昔同寮寀,今随年代改。”寮寀,也写作僚寀。

  • 功课

    上级官员对所属下级官吏功绩的考核叫功课。《后汉书·百官一·太尉》:“公一人,本注曰: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 郡马队主

    郡分职吏名。南齐置,掌郡所属马队。《南齐书·张敬儿传》,记敬儿系南阳人,“为郡马队副,转队主,稍官宁蛮府行参军。”

  • 东夷校尉

    官名。亦称护东夷校尉。三国魏置,掌鲜卑慕容部、段部、宇文部及高句丽事; 明帝景初二年(238)灭公孙渊后改护东夷校尉,后复。西晋沿置,驻平州 (今辽宁辽阳),四品。十六国前燕、北魏亦置。唐太宗贞观二十

  • 民部司

    官署名。见“户部司”。

  • 废置

    指任免官吏的制度。《周礼·天官·大宰》:“三曰废置,以驭其吏。”郑玄注: “废,犹退也。退其不能者,举贤而置之。”

  • 上军

    春秋时的军队建制。见“三军将佐”。

  • 保惠司

    官署名。清末商部所属四司之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掌提倡商务,保护商人各事项,并本部司员升调补缺保奖事。置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二人。三十二年,商部改农工商部,改为商务司。官署名。清末置,属商部

  • 都水少令

    官名。都水监次官,隋炀帝大业五年(609)以后,改都水少监置,从四品。参见“都水监”。官名。隋初都水监有丞二人,炀帝加置少监,旋又改少监为少令。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又改为少监。

  • 节度推官

    官名。唐末、五代为藩镇幕职官,多由藩镇自辟置。宋朝改由朝廷除授,选士人充任,用为选人阶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从八品。徽宗崇宁二年 (1103)重定选人阶官,换文林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