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署名。简称八番顺元宣慰司。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1279),招降卧龙番、大龙番、小龙番、程番、罗番、石番、方番、卢番、洪番等部(均在今贵州惠水一带),置八番罗甸宣慰司以统之。十九年,置顺元等路宣慰司,统贵州(今贵州贵阳)、金竹府(今贵州长顺境)及顺元路诸部(今贵州修文、开阳、黔西等县境)。二十九年,八番、顺元两司合并,置司于贵州。八番宣慰司曾一度划归四川行省管辖,后定制隶于湖广行省。
官署名。简称八番顺元宣慰司。元世祖至元十六年 (1279),招降卧龙番、大龙番、小龙番、程番、罗番、石番、方番、卢番、洪番等部(均在今贵州惠水一带),置八番罗甸宣慰司以统之。十九年,置顺元等路宣慰司,统贵州(今贵州贵阳)、金竹府(今贵州长顺境)及顺元路诸部(今贵州修文、开阳、黔西等县境)。二十九年,八番、顺元两司合并,置司于贵州。八番宣慰司曾一度划归四川行省管辖,后定制隶于湖广行省。
职衔名义。加此者得参与评议论决尚书政事,为机密要职。西汉多加予中朝官,位次于领尚书事,可同时加予数人。武帝时以左右曹、诸吏分平尚书奏事。东汉多以大臣录尚书事,加此者极少。三国皆置,蜀位次于录尚书事,吴
官署名。元朝置。隶上都留守司。品秩、职掌同大都左右八作司。置达鲁花赤、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①唐、宋官职名。唐朝于东都洛阳分设略同于京师之官府,于此任官者称“分司”。除分司御史有监察之责外,其他分司官员均属闲散之职。宋朝沿唐制,于西、南、北三京设。多用以安置老疾不任吏事者或责降官员。自哲宗元
宋朝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省称。
官仓名。明置,属户部。掌军粮积储。置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后大使、副使俱裁革。
即“小吏部下大夫”的省称。
官名。战国置。掌奉命出使。《墨子·号令》:“外使者来”,“若行具,必使信人先诫舍室。”
官学名。辽于清宁五年(公元1059年)诏设学养士,颁经及传疏,上京、东京、中京、南京、西京各置儒学,设博士、助教以教授学生,属南面京官。
“录尚书事”的别称。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掌供须、文成、藏珍三库,供内府段匹宝货,隶徽政院、储政院。设于武宗至大元年(1308)。置卿三员,太监、少监、丞各二员。英宗至治三年(1328)罢。官署名。元至大元年(公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