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定格令使
使职名。即“删定格式使”。
使职名。即“删定格式使”。
清代铨选的方式之一。由吏部铨选,称为内选。
官名。唐玄宗开元六年 (718) 改乾元院修书官置,以六品以下充任。
官名。蒙、元怯薛执事。蒙古语,意为“琴师”,掌宫廷奏乐等务。
官名。春秋置。①掌验符节之官。《左传·文公八年》: “司城荡意诸来奔,效节于府人而出。”杜预注: “节,国之符信也。”②掌府藏之官。《左传·昭公十八年》: “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昭公三十二年》:
吏员名。元置,属中书省,员额五十人,掌传宣命令及给使差遣之事。
官名。五代置,掌监狱警卫。见《历代职官简释·牢城遏后指挥使》。
西周时驻屯于成周(今河南洛阳)的宿卫军, 共八师。用于统治殷遗民和征伐南方各族。西周金文作“成周八自”或“成”,见《舀壶》、《竞卣》。
官署名。元末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置,隶中书省。置考功郎,正七品,掌官吏考课之事。洪武元年 (1368) 革。
州的等级之一。宋制有中下州,为第七等州,在辅、雄、望、紧、上、中之下,下州之上。参见“望”。
官名。即中书舍人,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中宗神龙元年(705) 复名中书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