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南中郎将

南中郎将

官名。东汉末年置。与东、西、北中郎将并称四中郎将,献帝以曹植任之。魏晋南北朝沿置。多帅师征战,职权颇重。或兼荆、江、梁等州刺史,或持节,银印青绶。南朝宋、齐多用宗室诸王。梁时一度罢此职,后复置。东魏静帝天平元年(534)都邺后,于济北置南中郎将府。北魏初,属中护军(护军将军),世宗永平(508—512) 中权隶中领军 (领军将军)。东魏静帝武定七年(549)复属中护军。北齐亦属护军府。


官名。汉末有东西南北四中郎将,皆帅师征伐。汉献帝时曹植为南中郎将。《后汉书·百官志二》、“羽林中郎将”注:“汉末又有四中郎将,皆帅师征伐。不知何时置,董卓为东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北中郎将,献帝以曹植为南中郎将”。其后,魏晋南北朝皆置。

猜你喜欢

  • 留后

    官名。唐朝节度使或出征,或入朝,或死而未有代者,皆置知留后事。其后,遂以留后为称,亦名节度留后。宋朝以其为承宣使。官名,唐代宗广德元年,以梁崇义为山南东道节度使留后,留后之名自此始。唐中后期,藩镇强大

  • 典庖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主管供给食用牲畜的事务。北周依《周礼》置典庖中士,正二命,典庖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

  • 马基

    官名,解放前西藏设此官,为西藏最高军事统帅,掌管全西藏的军队,直接受达赖统辖。

  • 王府仓大使

    官名。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仓大使一人,掌王府仓储。下设副使一人,后裁革。

  • 参详仪制使

    官名。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1016)举行恭谢大礼时置,以参知政事丁谓充任,掌有关仪制之事。

  • 小御正

    “御正下大夫”的省称。

  • 护乌桓长史

    官名,汉置,为护乌桓校尉属官,俸六百石,为事务长官。见《后汉书·百官志五》。

  • 内丞直

    宦官名。即内侍省内给事,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名内给事。

  • 支度副使

    官名。唐朝节度使兼支度使,则置支度副使,以主军资粮仗。

  • 修订法律大臣

    官名。清末修订法律馆长官。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二至三人,二、三品不等,特简,兼任。掌督饬法律馆参酌中外成法,修订旧律,编纂新律。